高雄兒童美術館《黑嚕嚕˙光焱焱》讓您凝視光的無所不在

分享連結:

記者/吳蕙蕙  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美術館所屬的兒童美術館,響應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特地企劃唯一一場親子專屬的藝術教育展,試圖以簡潔的文字敍述物理、文學與照明史中的幾個光面向,進入藝術家的創作領域,擴延對光不同層次與層面的種種認識。展覽自明(11)起將於兒美館展出至2022年12月11日,透過藝術品詮釋、互動操作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走進光的奧妙中,發現光的獨特之美。

藝術家李承亮〈時光旅行艙〉作品內部場景,邀請觀眾走入幽微的內部空間,與它同在奇異時光中漂移。
藝術家李承亮〈時光旅行艙〉作品內部場景,邀請觀眾走入幽微的內部空間,與它同在奇異時光中漂移。圖:高美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表示,從在地傳統元宵提燈、賞燈,發展到廟會文化電動花燈節慶,接續延伸開啟的國家級台灣燈會,以「光影」為名的藝術節、藝術祭在各地百花齊放,兒美館在此基礎上,以「光」為主角,發展《黑嚕嚕˙光焱焱》親子展覽,呼應城市的節慶文化;並以南部語言特色,以台語命名展覽名稱,加強燈會的在地精神。

宇宙大爆炸後,世界金燦燦;光與人類的文明自此產生了關聯。它,帶來希望,帶來生命;沒有光提供能量,地球上的不同物種可能得重新演化!植物向光茁壯,人類在晨光中展開新的一天。光牽引著、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光,是人類的精神象徵,原住民族普遍有太陽神與光明神的日神信仰,如排灣族流傳祖先來自「太陽卵生」,因而有「太陽之子」稱呼;對光明的追求與執著,創造了人類輝煌的照明史,是文明的起點,也是科學發展的記錄。

藝術家蔡宜婷作品〈漫光〉以不同稜鏡轉動,反映原初的光,顯現時間在色彩中的光景。
藝術家蔡宜婷作品〈漫光〉以不同稜鏡轉動,反映原初的光,顯現時間在色彩中的光景。圖:高美館

現在,從白天到黑夜,從天空到地面,各式各樣光的存在點綴大自然。「為什麼天空是藍的,晚霞卻是紅的?」「彩虹的顏色怎麼來」「月色的光芒源自何處?」這一切,歸根究底於「光是什麼」的大哉問。物理層面的光,牽繫著色彩,很長一段時間左右、啟發藝術的創作。於是,進入展場前,「看見光-光的奧妙趣味」知識牆,以簡潔的語言,描述物理的

光、文學的光、照明史中的光等面向,擴延對光不同層次與層面的認識;觀眾可使用館方提供的玻璃紙材,做一把紅藍綠,光的三原色透光片,以單色片疊加,玩色彩的混合遊戲。三個固定顏色,色彩變化有限,為了讓兒童明白依不同比例混合光的三原色,將可以製造千百種色彩,展場二座趣味造型調光區,歡迎孩子動動手,玩實驗!

「光影城市」展區一景
「光影城市」展區一景。圖:高美館

450年前,那聲名狼藉的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作品中充滿光的明暗對比,觀畫者仿彿親臨舞台觀戲,享受著台上十足戲劇性的燈光設計,藝術家對光的詮釋與應用,影響了後代的審美。那麼,在當代藝術家的眼中,光又是什麼樣子?如何影響創作?蔡宜婷的《漫光》,回應了牛頓三稜鏡色散實驗。在此關鍵實驗中,牛頓確立白光是由7種顏色組合而成,當光穿透稜鏡,分解成光譜,相同的色彩折射角度固定,速度各異,蔡宜婷依此想像:「如果有一種介質可以慢下一道光,甚至可以捕獲它、將光分析,是否就可以留住一道虹彩?」她以相同造型大小各異的分色稜鏡為媒介,搭配不同轉速的動力裝置,使稜鏡旋轉呈現不同的色散效果,並在光芒四色的轉動中,又相互折射映照,顯現時間在色彩中流變。

莊志維的作品《我們》,則利用鏡子,示範光的反射原理。源自《黑暗中的彩虹》一作的《我們》,整組作品黑忽忽,當觀眾手拿刮筆,在黑色漆料塗佈的玻璃表面,留下文字或圖案時,在內置的LED 燈條與鏡子的反射與照亮下,微微透出七彩光。莊志維從個人的生命體驗出發,請人們正視生命中不可言喻的傷痕,有時看不見不代表消失,可能隨著時間積累發酵;期望透過書寫、繪圖行動,抒發與化解那難以言明的痛楚,闇黑中猶有發光的點點虹彩,似乎默默表達: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不用孤獨的面對。《我們》是個人的印記,也是群體的痕跡。

「生物發光」展區一景
「生物發光」展區。圖:高美館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的李承亮,擅長處理回收材料,試圖在快速物質消費年代,將手工融入藝術。《時光旅行艙》是特地為現代人打造的一座精神載具。他說,原始造型靈感來自太空艙與潛水艇,而本次兒美館版本,特地參考古生物魚類,加上背鰭,色彩想法則採自鮮艷金魚。當觀眾走入幽微內部空間,聆聽電影中穿梭時光的配樂,讓它載著意識在奇異時光中漂移、飛翔。

擅長動態影像創作的戴吉賢,大學就讀航海系,後來陸續取得設計與藝術雙碩士學位。起於黝黑的《蜃城》,在金燦燦光芒中茁壯,人影幢幢覆佈於城市的燈紅酒綠、閃耀霓虹中,最後又覆滅於黑沉。一如現今數位生活,人們在快速浮掠中,逐漸迷失在慾望漩渦裡。

當科技侵蝕現代人的生活,傳統節慶似乎漸為人遺忘。從前正月十五到,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提燈逛街,一起鬧元宵的雅致興味早不復見。為此,本展邀請六位插畫家設計提燈,兒童需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才能持續傳承美好的文化習俗。

角斯、林欣昉、陳虹伃和CROTER,從生肖著手,設計各異其趣的虎年提燈。其中,台灣最會畫妖怪的角斯,則發展《虎爺的波波貓》故事提燈,這隻虎爺的信差,能在人類身上留下分辨好壞的光粉,額頭上的第三隻眼則能射出讓壞蛋無所遁形的光波,平常樂趣是看人吵架。虎爺提著牠,元宵走春時遊走人世。高雄唯一具里長身分的插畫家馬里斯,則因服務里民的常態,以臺灣生態作為設計理念,設計《分享》提燈,把臺灣的美景分享世界,同時由你我守護。

本展除了藝術家,亦攜手黃俊傑、林亮吟二位教授,在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大三學生課程、課餘時間,指導創作,共同參與「生物發光」單元。這項教育計劃概念源自屬於全民的盛會,若有高等學府助力,日後藉著專業進行工作坊,發散至校園、社區,衍生大學生社會參與感,也能協助孩童動手玩設計。

黃俊傑、林亮吟以螢火蟲、叩頭蟲發光為靈感來源,創作《La La!-火金姑》、《Ka Ka!-叩頭蟲》二件服飾參展。亮黃的蓬蓬裙,刻劃一群出没於林間的螢火蟲;服裝上的釘書針,則是模仿叩頭蟲翻轉的聲音。大學生則依據大海裡發光生物,創作兒童喜愛的服飾,以角色扮演方式,讓兒童在遊戲中,認識生物發光,延伸對生態認識。

本展從提問進入光的奧妙;以藝術家作品擴延光的感受與想像;以互動操作體驗光與色彩的魅力。在深邃璀璨光芒中,凝視光的無所不在。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周嘉華 台北報導】 立法院12月20日針對《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進行討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ART365美術館於12月8日盛大揭幕知名藝術家黃文棟(黃一)的生活美學展《坐看雲 …

藝術家郭正參深受西方抽象藝術影響,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著稱,畫作以厚重的層次和符號標記為特色。抓住思想即記憶軌道中經久不滅的感動,在畫布上涵蓋了從紋理厚重的抽象畫到線性構圖的人物畫等各式圖象,郭正參個展《裸男。瓶花。風景》將在ART365展至7月14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