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彩娥 南投報導】
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坪頂里的半路店,一處偏僻而靜謐的山村,因一位執著於電影的老人和一間不起眼的「阿松懷舊電影文物館」,如今成為電影愛好者必訪之地。今年,這位老人——72歲的張松如,被文史作家潘樵以書寫形式定格為台灣電影文化的重要篇章,新書《漂泊,電影,張松如》於近日正式出版,並選址張松如的故居——半路店,舉辦新書發表會。
張松如,12歲便踏入草屯大世界戲院,展開與電影長達六十年的情感連結。他是台灣第一代電影放映師,見證了膠卷時代的黃金歲月。為了保留電影記憶,他在住家內打造了一座「阿松懷舊電影文物館」,收藏老式放映機、膠卷影片、老海報和舊照片,甚至設置了一間迷你戲院,重現草屯曾經的電影風華。
「我希望有一天,能把這些故事寫成一本書,讓更多人知道台灣電影的美好過去。」張松如這樣說道。而這個願望,終於在今年由潘樵協助實現。
潘樵是一位定居埔里的文史作家,擅長挖掘地方文化的動人故事。與張松如相識後,潘樵多次造訪半路店,細心記錄這位「國寶級放映師」的生命歷程。新書《漂泊,電影,張松如》不僅呈現了張松如的個人回憶,還描繪了草屯鎮從八間戲院繁榮到今日沉寂的電影歷史,以及台灣電影從膠卷到數位的時代演進。
潘樵在新書發表會上說:「張松如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認識台灣電影文化的豐富與魅力。透過這本書,我們一起實現了彼此的文化夢想。」
新書發表會的現場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電影愛好者,為荒僻的半路店帶來了一場熱鬧盛會。與會者不僅重溫草屯鎮過往的電影盛況,還親眼見證了張松如多年守護的文物館。文物館外牆上繽紛的電影手繪看板,彷彿訴說著那段屬於膠卷與光影的年代。
在這個以數位影像為主流的時代,張松如的故事是一曲電影文化的絕響,更是台灣文化記憶的一部分。潘樵的《漂泊,電影,張松如》不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封寫給台灣電影黃金歲月的情書,讓更多人看見這段屬於影像與記憶的傳奇。
《漂泊,電影,張松如》
出版日期:民國113年
地點:南投縣草屯鎮坪頂里半路店
文物館開放參觀資訊請洽:阿松懷舊電影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