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府參訪新竹 借鏡城市再造經驗邁向永續發展

分享連結: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以「再造」為城市治理的主軸,致力於發揮城市的優勢,不斷進步,成為蛻變的重要力量。昨(21)日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率市府團隊參訪新竹市清大「光復路」、「隆恩圳親水公園」、「護城河親水公園」以及「新竹東門圓環」,重點關注公共交通、藍綠帶景觀、夜間光環境及韌性永續等議題,期盼借鏡新竹市在城市綠化與公共空間改善方面的成功經驗,推動嘉義市政建設再造邁向幸福永續新都心。

0 %E5%98%89%E7%BE%A9%E5%B8%82%E6%94%BF%E5%BA%9C%E8%88%87%E6%96%B0%E7%AB%B9%E5%B8%82%E6%94%BF%E5%BA%9C%E5%9C%98%E9%9A%8A%E5%90%88%E5%BD%B1 1 0
嘉義市政府與新竹市政府團隊合影。

林瑞彥感謝新竹市政府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接待並率領市府團隊用心解說,在嘉義市文化新絲路2.0團隊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龔書章教授陪同下,雙方團隊交流熱絡,收穫豐富。

0 %E5%89%AF%E5%B8%82%E9%95%B7%E6%9E%97%E7%91%9E%E5%BD%A5%E8%88%87%E9%82%B1%E8%87%A3%E9%81%A0%E4%BB%A3%E7%90%86%E5%B8%82%E9%95%B7%E4%BA%92%E7%9B%B8%E8%87%B4%E8%B4%88%E7%B4%80%E5%BF%B5%E5%93%81 2 0林瑞彥指出,嘉義市和新竹市在城市發展的理念上有著相似的目標,尤其在城市綠化與環境永續、公共空間改善、市民生活品質提升以及行人友善設施優化方面,期望藉由此次觀摩與交流,深入了解實踐經驗,從中汲取有益的啟發,學習新竹市都市空間設計上兼具美學與功能性,因應永續環境發展需求,進而提升嘉義市的空間綠化及行人友善設施優化,增加市民與自然的接觸,打造一個更宜居、舒適的永續幸福城市。

0 %E5%89%AF%E5%B8%82%E9%95%B7%E6%9E%97%E7%91%9E%E5%BD%A5%E8%88%87%E9%82%B1%E8%87%A3%E9%81%A0%E4%BB%A3%E7%90%86%E5%B8%82%E9%95%B7%E4%BA%92%E7%9B%B8%E8%87%B4%E8%B4%88%E7%B4%80%E5%BF%B5%E5%93%81 1 0
副市長林瑞彥與邱臣遠代理市長互相致贈紀念品。

邱臣遠表示,自新竹市與嘉義市締結為姊妹市以來,雙方在城市發展、文化交流及各項政策推動上保持緊密合作。去(113)年6月,市長高虹安曾率市府團隊前往嘉義市,展開為期三天的市政交流,就教育、觀光休閒、醫療衛生及經濟就業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親身感受嘉義市「小城市,大創新」的城市能量,這些經驗對新竹市而言極具學習價值。此次交流進一步深化兩市的友誼與合作,期待未來攜手共進,共同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環境。

0 %E5%8F%83%E8%A8%AA%E6%96%B0%E7%AB%B9%E5%B8%82%E6%9D%B1%E9%96%80%E5%9C%93%E7%92%B0 0
參訪新竹市東門圓環。

市府團隊也特地夜訪新竹市的「隆恩圳親水公園」、「幸福廣場」、「護城河親水公園」及「東門圓環」,實地考察當地夜間光環境營造成果,感受與日間截然不同的環境體驗。

0 %E6%96%B0%E7%AB%B9%E5%B8%82%E5%A4%9C%E9%96%93%E5%85%89%E7%92%B0%E5%A2%83 2 0
新竹市夜間光環境。

新竹市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在夜間照明上採用低尺度且無眩光的燈具,依據空間活動的動態與靜態特性設計光環境序列,重新塑造景觀空間,進一步強化城市重要節點與線性綠帶的光環境體驗,使城市文化在流動的光線中獲得全新詮釋,不僅延伸了市民的視覺感知,使光環境成為連結城市空間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提升了夜間安全與舒適度,彰顯城市獨有的歷史文化與景觀特色,打造出日夜皆宜的「步行城市」。

0 %E5%B8%82%E5%BA%9C%E5%8F%83%E8%A8%AA%E6%96%B0%E7%AB%B9%E5%B8%82%E6%B8%85%E5%A4%A7%E3%80%8C%E5%85%89%E5%BE%A9%E8%B7%AF%E3%80%8D%E4%BA%BA%E8%A1%8C%E7%A9%BA%E9%96%93 0
市府參訪新竹市清大「光復路」人行空間。

新竹市自105年起開始推動「步行城市」概念,從三大環節進行規劃:首先是「歷史文化環」,其次是「生態生活圈」,最後是「遊憩通學圈」,旨在讓自然與綠意回歸都市,成功翻轉民眾對新竹的城市印象,使這座百年古城焕然一新。

0 %E6%96%B0%E7%AB%B9%E5%B8%82%E5%A4%9C%E9%96%93%E5%85%89%E7%92%B0%E5%A2%83 1 0此次參訪新竹市四大計畫,包括「光復路行人友善升級計畫-光復路綠門戶計畫」、「隆恩圳親水廊帶」、「護城河親水公園」與「新竹東門圓環環境改善工程」,計畫以公園、學校等公共場域為主軸,並結合通行與通學的休閒生活步調,進行區域串聯與整合,將綠意引入都市,打造宜居的城市環境。透過區域的綠化景觀、步行環境整理及交通設施調整等,將休憩、通學、觀光及商業功能有效串接,顯著提升新竹市整體城市美感與居住品質。計畫執行方向與嘉義市文化新絲路2.0的目標高度契合,並深入探索由上而下、引發設計思考的環境改造模式,為嘉義市執行城市營造新思維提供寶貴的參考價值。

0 %E5%98%89%E7%BE%A9%E5%B8%82%E5%89%AF%E5%B8%82%E9%95%B7%E6%9E%97%E7%91%9E%E5%BD%A5%E5%B7%A6%E4%B8%80%E8%88%87%E5%B7%A5%E5%8B%99%E8%99%95%E9%95%B7%E8%98%87%E6%96%87%E5%B4%8E%E5%8F%B3%E4%B8%80%E5%92%8C%E6%96%B0%E7%AB%B9%E5%B8%82%E6%96%B0%E7%AB%B9%E5%B8%82%E4%BA%A4%E9%80%9A%E8%99%95%E9%95%B7 %E5%80%AA%E8%8C%82%E6%A6%AE%E4%B8%AD 0
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左一)與工務處長蘇文崎(右一)和新竹市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中)。

工務處處長蘇文崎表示,文化新絲路2.0是嘉義市十大旗艦計畫強而有力的心臟,由「雙園計畫」、「大車站計畫」、「文藝森粼計畫」及「交通整合計畫」4大計畫進行場域再造,以嘉義大車站門戶為中心,串聯嘉義市許多具文化歷史意義的場域,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間。另外,新竹隆恩圳、嘉義道將圳及彰化八堡圳並稱台灣三大古圳,同為地區重要灌溉水路,嘉義市穿城之水1.0已完成道將圳水綠環圈兩期工程,目前正在推動穿城之水2.0•藍綠環圈-將軍圳水綠廊道改善工程,期望藉由此次觀摩與交流,深入了解實踐經驗,學習新竹市都市空間設計上兼具美學與功能性,汲取推動城市環境的綠化與優化友善行人設施的寶貴經驗,從不同層面剖析公共建設的內涵與核心,以期在文化新絲路2.0計畫的指引下,推動嘉義市的綠化、行人友善設施和公共空間的創新,將為市民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的永續發展,進一步促進嘉義市的繁榮與發展,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永續幸福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跨縣市交流永續共好 借鏡新竹市成功經驗再造嘉義市建設



新聞來源:民生電子報LifeNews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藝術家許文融耗時5年在苗栗三義興建的「許文融美術館」,3月25日美術節舉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知名藝術家洪易受邀於中友百貨舉辦個展《抱抱春彩》,展出127件色彩繽紛、充滿生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為推動永續農業與國際合作,日本岩手縣農林水產流通課主辦、台中市農業局及台中市工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