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天然漆工藝傳六代 徐玉富父子獲認定技術文化保存者

分享連結:
line oa chat 250723 141028
龍南天然漆博物館,六代傳承,守護百年工藝。圖/蘇彩娥

【記者/蘇彩娥 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日前正式公告,將「台灣天然漆產業技術」登錄為縣定無形文化資產,並認定長年深耕天然漆產業的龍南天然漆博物館館長徐玉富與其子徐仁樑為技術文化保存者。父子兩人守護這項逐漸式微的傳統技藝逾一甲子,為台灣天然漆文化延續注入堅實動力,也讓這項百年產業再次走入大眾視野。

天然漆,又稱大漆,是由漆樹樹幹採集而來的天然塗料,具防水、防腐與耐熱等特性,廣泛應用於器物、建築與藝術品塗裝,擁有超過百年歷史。埔里因地勢氣候適宜,自日治時期便是主要產漆區,素有「台灣天然漆故鄉」之稱。

line oa chat 250723 141027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日前正式公告,龍南天然漆博物館館長徐玉富與其子徐仁樑為「技術文化保存者」。圖/蘇彩娥

年近八旬的徐玉富,為台灣第五代天然漆職人,早年承襲日治時代殖漆株式會社技術,累積超過60年實務經驗。他見證產業興衰,即使天然漆被工業塗料取代,也未曾放棄,轉型成立龍南天然漆博物館,結合教育推廣與文化觀光,保存全套製漆流程與相關設備。徐玉富的兒子徐仁樑,則自青年時期即隨父親學藝,從山林採漆、濾漆、煉漆到塗裝調色皆不假他人之手。他說,這項技術對他們而言不只是職業,更是一份文化情感的延續,「雖然辛苦,但父親總說:台灣天然漆還在,我們就不能停。」

line oa chat 250723 141023
百年技藝傳六代 南投登錄「台灣天然漆產業技術」為文化資產。圖/蘇彩娥

徐家第六代傳人徐苑菁也投入傳承行列,歷時15年蒐集文獻資料,2022年與父親合著出版《台灣天然漆百年史》,為天然漆產業留下珍貴紀錄。儘管在921大地震中曾遭重創,龍南天然漆博物館仍堅持重建與傳承。近年更發展多元應用,如漆器生活用品、漆茶、漆咖啡等,並與學術單位合作研究天然漆的抗癌成分,讓傳統工藝延伸進入現代生活。

南投縣政府指出,「天然漆產業技術」涵蓋育苗、採漆、濾漆與煉製等繁複工序,一棵漆樹需耗時4至5年方可採收,年產量僅約250克,對手藝與耐心要求極高,保存極具挑戰。徐玉富父子長年投入,能完整傳承這項工藝,實屬難得。

line oa chat 250723 141030
埔里鎮長廖志城近日也親赴博物館致贈紅榜,盛讚徐家父子六代對天然漆的投入與堅持。圖/蘇彩娥

埔里鎮長廖志城近日也親赴博物館致贈紅榜,盛讚徐家父子六代對天然漆的投入與堅持,是埔里的驕傲,也是全台文化資產保存的典範。縣府後續也將協助保存者推廣技藝、開辦傳習課程,期望吸引更多年輕世代參與,讓這項傳統技術得以永續傳承。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由一群長期關注兒童教育與社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臺中市群育國際同濟會」,於今年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知名藝術家洪易受邀於中友百貨舉辦個展《抱抱春彩》,展出127件色彩繽紛、充滿生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為推動永續農業與國際合作,日本岩手縣農林水產流通課主辦、台中市農業局及台中市工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