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宋佳景 彰化報導】
彰化縣文化局自110年起推動「洄游彰化」計畫,邀請具有國內外影響力、出生於彰化的藝術家返鄉展出,透過藝術重新詮釋地方歷史與人文。今年計畫獲文化部支持擴大規模,特別邀請祖籍芳苑、享譽國際的雕塑藝術家洪易接力回歸,除在彰化縣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外,並在芳苑鄉推出戶外雕塑展《精彩•番仔挖-芳苑》,以藝術點亮家鄉角落。

此次展覽突破傳統美術館展出的侷限,洪易將11件大型雕塑裝置設置於芳苑鄉多個生活場域,包括芳苑鄉公所、鄉立圖書館、芳苑國小、洪易老家旁空地、海空步道及漁民廣場等地。透過藝術深入社區空間,讓民眾在日常中就能與藝術相遇,也為這片孕育藝術家的土地注入創意活力。
展覽開幕時,洪易也親自出席並發表感言。他表示:「這裡是我童年的起點,每一條小路、每一戶人家,都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把作品放回芳苑,就像讓創作回到源頭,讓藝術不再只是被觀賞,而是能與人、與土地產生對話。我希望這些作品,能成為孩子們、居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讓更多人看到芳苑的美。」

文化局表示,洪易為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藝術家之一,其作品色彩鮮明、造型幽默,擅長結合土地記憶與文化意象,創造出極具識別度的藝術語言。自2000年進駐「台中20號倉庫藝術村」以來,洪易累積豐富的國內外展覽經驗,更於2020年在彰化市創立「洪易美術館」,成為地方文化新地標。

本次展期自即日起至8月31日,展品以洪易老家為起點,串聯芳苑各重要據點,構築出一條具有敘事感的「芳苑藝術地景路線」。其中,鄉公所前的《牛轉乾坤》與傳統牛車相呼應,象徵芳苑農業精神與時代轉型;漁民廣場的《金龍魚》則乘竹筏而行,隨潮汐閃耀,寓意漁業繁榮;芳苑國小角落的《鬆鼠》充滿童趣;而矗立於洪易老家門前的《有狗旺》則象徵守護與祝福。

為擴大民眾參與,洪易工作室亦將於8月2日下午在芳苑鄉公所舉辦兩場「親子輕黏土體驗活動」,帶領孩童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雕塑,讓藝術教育向下扎根,深化參與感與認同感。
文化局誠摯邀請全國民眾走進芳苑,跟著洪易的創作腳步,以雙腳走讀家鄉故事,感受藝術如何連結記憶、點亮土地,體驗一場溫暖動人的藝術洄游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