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病例遽增,黄偉哲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要做好防蚊措施,出現症狀速就醫,勿拖延   

分享連結: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近期國際間屈公病疫情嚴峻,全球114年迄今已累計逾25萬例病例,美洲疫情以巴西逾19萬例最為嚴峻,亞洲印度今年逾3萬例病例,中國廣東省爆發爆發疫情迄已逾7千例病例,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今年截至8月5日,我國共1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13例)、菲律賓(2例)及斯里蘭卡(1例),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

1 2

▲屈公病病例遽增,黄偉哲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要做好防蚊措施,出現症狀速就醫,勿拖延。(圖/衛生局提供)

因應全球屈公病疫情,衛生局李翠鳳局長表示屈公病與登革熱之傳播病媒蚊同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而屈公病的潛伏期為2至12天,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為病毒血症期,感染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3至7天。

1 3
與登革熱不同的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患者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至數月,甚至數年;籲請醫療機構提高通報警覺,應主動詢問並落實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情形),若外籍移工或國人就診時有具流行區旅遊史,且出現發燒且有嚴重關節炎或關節痛等症狀,請於24小時內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規定完成通報,未依規定通報者,將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4條及第65條,醫師將可被處以新台幣9萬元至45萬元罰鍰,醫療機構則可能面臨30萬元至200萬元的罰鍰。
黄偉哲市長提醒無論是屈公病或登革熱,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均為清除孳生源,民眾應定期檢視戶內外環境,落實「巡、倒、清、刷」,並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另提醒計劃前往東南亞國家或流行地區的民眾應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返國後14日內,應密切留意自身健康情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及接觸史等,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請市民朋友一起做好防疫工作,相關資訊請參閱臺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 http://bit.ly/3xHfuzL 或 06-3366366防疫專線。



新聞來源:民生電子報LifeNews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由一群長期關注兒童教育與社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臺中市群育國際同濟會」,於今年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知名藝術家洪易受邀於中友百貨舉辦個展《抱抱春彩》,展出127件色彩繽紛、充滿生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為推動永續農業與國際合作,日本岩手縣農林水產流通課主辦、台中市農業局及台中市工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