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育銓 基隆報導】
志工是社會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長年守護在第一線,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心理需求。基隆市生命線協會有感於志工承擔龐大助人壓力,特別啟動「志工心理關懷服務計畫」,盼以專業課程為志工注入「心靈活水」,讓他們在助人之路上走得更穩、更長遠。

此計畫在白右筠理事長及理監事會全力支持下推展,並獲「財團法人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長期經費挹注。今年度的「活水人生」系列心理關懷課程,設計多達近80小時、長達半年的專業訓練,涵蓋心理學、精神醫學、家庭關係、社會工作、保護議題及心靈紓壓等面向,以專題講座、成長工作坊、悅讀書會、團體支持及個別諮詢等多元形式進行。

基隆市生命線主任陳美君表示:「志工將大部分心力投注在他人身上,長期下來容易出現替代性創傷與疲倦感,甚至失去自信與自我覺察。『活水人生』的推動,就是希望志工先學會照顧自己,才能有更大力量陪伴他人,攜手降低本市自殺率。」

課程中,不少志工分享了心路歷程。志工敏表示:「付出與學習讓心靈收穫滿滿,感謝基金會的支持,讓我們更有力量繼續服務。」志工聰則說:「線上即時救援壓力很大,這些課程讓我們有機會紓壓與成長,助人服務才能不斷電。」

基隆市生命線自1995年推動志工心理關懷至今已邁入50年,數百位志工前仆後繼,24小時守護基隆市民。透過「志工心理關懷計畫」的專業再培力,協會希望營造一個支持性社群,讓志工獲得陪伴與力量,進而把「快樂」與「希望」的能量傳遞到社區每一個角落。

「1995是一群平凡的人,為別人做不平凡的事。」基隆市生命線誠摯邀請更多市民加入志工行列,攜手奉獻、共同學習,為生命注入更多活水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