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臭乳呆」怎麼辦? 語言治療師揭正常發展關鍵期

分享連結:
line oa chat 250911 224147 group 1
醫生建議,若孩子到四歲仍持續口齒不清,建議家長應尋求專業語言治療師評估與協助。圖:中榮埔里分院

【記者 蘇彩娥/南投報導】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口齒不清」,俗稱「臭乳呆」。中榮埔里分院語言治療師莊金貴指出,說話其實是一連串複雜的口腔協調過程,從肺部氣流震動聲帶發聲,再經由嘴唇、舌頭、牙齒與顎部等構音器官調整,才能產生清楚的語音。一旦其中環節偏差,就可能造成發音錯誤,讓孩子說話聽來「不清楚」。

莊金貴表示,兒童語音發展本就會經歷一段「口齒不清」的時期,這與肌肉協調尚未成熟有關。隨年齡增長,大部分孩子會逐步改善。一般來說,兩歲幼兒約有一半話語能被陌生人理解;三歲可達七成五;四歲時則應能完全清楚表達。若孩子到四歲仍持續口齒不清,建議家長應尋求專業語言治療師評估與協助。

在治療過程中,語言治療師會先分析發音錯誤來源,再透過專業技巧引導孩子正確發音,並教導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協助練習,逐步養成清晰表達的習慣。

莊金貴提醒,嬰幼兒時期即可透過遊戲進行「預防性介入」,幫助建立語音基礎,例如用「ㄆ」音吹紙飛機比賽、模仿恐龍吼叫加入「ㄎ」音、玩火車遊戲練習「ㄑ」音,或用剪短吸管輔助發出「ㄊ」音。這些遊戲能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學習。

他強調,家長應保持耐心陪伴,不必過度焦慮;若有疑慮,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才能幫助孩子在溝通表達的道路上更加順利。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由一群長期關注兒童教育與社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臺中市群育國際同濟會」,於今年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知名藝術家洪易受邀於中友百貨舉辦個展《抱抱春彩》,展出127件色彩繽紛、充滿生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為推動永續農業與國際合作,日本岩手縣農林水產流通課主辦、台中市農業局及台中市工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