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呂宗岳/台中報導】
「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下次再煮給大家吃!」一句親切招呼,讓現場響起如雷掌聲。86歲「阿琴姊」年輕時是遠近馳名的總鋪師,手握一支鍋鏟,能燒出數十人份的澎湃料理,其中最拿手的燒酒雞,更是讓吃過的人難以忘懷。然而兩年前她出現失智症狀,讓家人一度憂心忡忡。直到今年春天,一場特別為她舉辦的「燒酒雞之宴」,讓記憶深處的廚藝被重新喚醒,不僅香氣滿溢,也讓大家見證「生活處方箋」的療癒力量。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神經內科醫師王星翰指出,阿琴姊兩年前經常出現「找不到錢包」、「回家鑰匙開不了門」的情況,經就醫確診為初期失智。孝順的子女隨即安排她參加失智據點課程,透過互動延緩病程。今年初,據點個管師更依據王醫師開立的「生活處方箋-廚藝」,特別舉辦一場30人參與的燒酒雞餐會,讓阿琴姊再次站上廚房舞台。

聚餐當天,她在兒子媳婦陪伴下,提前備料,清晨便起身掌廚。當熱騰騰的燒酒雞搬上據點餐桌,鍋蓋掀開瞬間,酒香與雞肉香氣瀰漫全場,勾起在場學員與家屬的食慾。大家邊品嚐邊讚不絕口,阿琴姊則熱情招呼,重現昔日總鋪師的風采。一鍋燒酒雞不僅讓人飽餐一頓,更讓現場充滿感動。
王星翰醫師表示,臺灣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失智議題已成家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盛行率達8%。臺中醫院設立由家醫科、神經內科、精神科與中醫科共同組成的「失智整合門診」,每年新收案約150至200人。除了藥物治療補充神經傳導物質,醫療團隊也強調「生活處方箋」的重要,透過園藝、音樂、運動、繪畫、烹飪等活動,引導患者重拾興趣與熟悉感,延緩失智進程。
「阿琴姊的案例正是一個最佳示範。」王星翰指出,藉由一道拿手菜,患者能重新連結過往的生活記憶,帶來成就感,也讓家屬與病友們獲得喜悅與支持。他強調,失智共照中心已與五個據點合作,除了提供個案診斷與轉介,也定期舉辦照顧課程與家庭活動,協助病患與家人減少照護壓力。
他提醒,若家中長輩出現「空間、記憶、判斷、執行」四大功能障礙,例如經常忘記事情、無法完成日常自理、出現幻聽或妄想等情況,應及早就醫,避免因失智造成生活困擾甚至走失、受騙等風險。
在9月21日國際失智日前夕,王星翰希望透過「燒酒雞重現江湖」的故事,讓社會看見失智症並非只能無助等待,而是能藉由非藥物處方開啟更多可能。就像阿琴姊的一鍋燒酒雞,不只是料理,更是一帖暖心的生活處方,為患者與家庭增添記憶中的溫度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