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臺灣藥用真菌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國人熟知的靈芝、樟芝及桑黃,究竟有何異同?藥用真菌靈芝、牛樟芝及桑黃的拉丁學名命名者,享譽國際真菌學界的吳聲華博士研究指出,靈芝、牛樟芝與桑黃,皆是多功效類型的藥用真菌,三者間的功效並有重疊性。
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服務30年、曾擔任國際真菌學期刊Fungal Science主編及中華民國真菌學會理事長的吳聲華博士逐一解說。他指出,靈芝是中國最著名的養生保健真菌,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記載有赤、黑、青、白、黃、紫等六芝,其中的赤芝就是現在廣泛商業化栽培,當作保健食品的靈芝種類。靈芝具有優美外形與色澤,歷代繪畫作品有時可見到美麗的靈芝圖,傳統藝術的如意造型即是源自靈芝子實體形狀。
吳聲華博士指出,靈芝具有抗腫瘤、提升免疫力、護肝、健全心血管系統、抗衰老、抗神經衰弱、安神、降高血壓、降血糖、改善慢性支氣管炎、鎮咳祛痰、平喘及抗過敏等功效。1980年代,臺灣靈芝產業啟動,學界也投入靈芝研究,如臺大董大成教授等,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也曾於1987年在臺大召開靈芝研究發展研討會;198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中期約20年間,可說是臺灣靈芝產業發展的鼎盛時期。
吳聲華博士指出,到了1990年代,樟芝保健隨之在臺灣掀起流行,經營的企業數量及產值在2010年左右便超過靈芝。牛樟芝簡稱樟芝,是臺灣特有種藥用真菌,只生長在臺灣特有的牛樟樹幹。牛樟大多生長於海拔400到2000公尺的臺灣山林中,木質堅硬細緻,牛樟芝通常長在老年的牛樟樹,少數生長在倒伏的牛樟樹幹。樟芝子實體為橘色或橘黃色,味極苦。已知臺灣最早記載樟芝的文獻,為蔡吉雄中醫師1987年在《明通醫藥雜誌》所發表的文章,使用「樟菰」一詞。
吳聲華博士指出,蔡醫師對於10多種病例提出樟芝與其他藥用真菌或藥用植物的組方建議,對於腎炎及癌症的組方中,還有加入桑黃;蔡醫師也可能是在臺灣首先提到桑黃使用的人。樟芝主要保健功效有護肝、抗癌、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抗微生物及病毒、神經保護、抗高血壓、抗高血脂等。2021年中興大學證實牛樟芝的血壓穩定成分樟芝酸,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的表現。2022年初臺灣某生技公司的研究發現牛樟芝的抗癌成分Antroquinonol能有效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 。
吳聲華博士指出,21世紀初起,牛樟芝引起高度重視,成為臺灣重要的生技產業,有多家生技公司投入牛樟芝產業,最多曾超過300家。業者原本期待樟芝產品能進入龐大的中國大陸保健食品市場,然而臺灣廠商數次申報樟芝為中國新食品原料的努力卻未能成功,樟芝產品因此難以在中國大陸公開銷售;加上2013年媒體對於樟芝安全性的質疑報導,也使得樟芝產業的發展受到影響。
吳聲華博士指出,桑黃在中國的應用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的桑耳一詞,至於桑黃一詞,最早則出自唐朝初甄權所著作的《藥性論》,桑黃在歷代醫藥書籍都有記載其功效,明朝李時珍所著作的《本草綱目》也記錄其有「利五臟、軒腸氣、排毒氣」作用,但真正廣為利用,是從日本與韓國開始。1968年日本學者研究發表桑黃具有卓著的抗腫瘤功效,發現在10多種菇蕈種類抑制癌細胞增殖的效果中,桑黃的腫瘤抑制率高達96.7%,是所有受測菇蕈中最高的。韓國也投入研究,在1997年把桑黃菌絲體開發成為抗腫瘤的輔助藥品。
吳聲華博士指出,桑黃類真菌是複合種類的概念,學者們過去對於桑黃種類的區分不清楚,他於2006年邀請國內外專家針對桑黃類真菌進行分類研究,並於2012年發表正宗的桑樹桑黃是一個新種,命名為Inonotus sanghuang,這種桑黃分佈在中國、日本、韓國、臺灣與緬甸等地,只生長在桑樹的樹幹。
吳聲華博士一步的研究發現,桑黃及其相近種類屬於一個新屬:桑黃屬(Sanghuangporus),吳聲華等人隨即於2016年發表,並將桑黃的拉丁學名命名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目前已知的桑黃屬共15種,通常與其寄宿的樹木種類有專一性,只有桑樹桑黄這種長在桑樹。研究也顯示,桑樹桑黃的成分及功效,優於其他的幾個相近種類。
吳聲華博士指出,自1968年起,由日本、韓國、中國與臺灣等學者的研究證實,發現桑黃不僅抗癌效果卓著,更具有廣泛的保健功效,其中比較受矚目的效果有護肝、助眠、防治骨質疏鬆、延緩老化、抗失智、鎮痛、防癌抗癌、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增強體力、降血糖及降血脂等。可見桑黃的功效廣泛,頗為全方位。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與科博館合作研究,發現桑黃防治骨質疏鬆的的兩個化學成分,已成功申請到中、日、韓、臺的專利。農業試驗所與靜宜大學合作開發相關延緩老化之產品,並已獲得「具抗氧化與延緩衰老功效之菇類萃取物的用途」之專利,該專利中提及利用桑黃子實體與菌絲體配合其他菇類具有抗氧化與延緩衰老之功效。此複方菇類萃取物可提升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與麩胱甘肽過氧化酶活性,減少肝臟及腦部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形成、減少腦部8羥基2去氧鳥苷含量,並延緩或減少β-類澱粉蛋白的堆積,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展。2022年初的學術發表證實桑黃的保健成分hispidin也具有幫助睡眠品質的功效。
吳聲華博士指出,複方型式的藥用真菌或保健食品越來越普遍,而且可能是趨勢。這情形在中藥的使用很普遍,即中醫所謂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則。市面上有靈芝加樟芝產品,也有樟芝加桑黃產品,也是這個概念。分類學上,這三種都是擔子菌門傘菌綱的多孔菌類,靈芝跟樟芝屬於多孔菌目,這個目的三萜類及多醣體豐富。桑黃則屬於刺革菌目,這個目的多孔菌一般呈黃褐色,多酚類及多醣體豐富,但三萜類少。如以優良成分互補的觀點,可能樟芝或靈芝加桑黃比樟芝加靈芝有道理,這樣才有三萜類加多酚類的協同作用。
吳聲華博士指出,2017年林務局在農委會發佈科博館與中國醫大合作的研究成果,針對抗發炎、護肝及鎮痛這三種效果,實驗證明,在總量相同下,樟芝加桑黃,比兩者單獨使用的效果明顯更好。同理,靈芝加桑黄應該也有加乘效果。除了靈芝、樟芝及桑黃,民間使用較多的藥用真菌還有冬蟲夏草、蛹蟲草(北蟲草)、蟬花、白樺茸(華褐孔菌)、雲芝,茯苓及猴頭菇等,這些藥用真菌各有特色,亦可取其優點,研究搭配成為組方產品,發揮更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