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現代畫廊正登場的《浮翠流丹》秋季聯展,本周起再增添一位重量級的當代藝術家李紹榮作品,結合原有5位國際級藝術家安迪‧沃荷、施力仁、王長明、鄒操、呂順的展品,讓秋展陣容更壯盛,展出作品內容更為璀璨精彩,與10月1、2日兩天在畫廊前市民廣場熱力展開的「台中國際踩舞嘉年華」盛會相互輝映,可說是今年台中秋季最多采多姿的藝術饗宴!
1948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的藝術家李紹榮,作品也有濃濃的普普風,和「普普藝術之父」安迪‧沃荷的創作同台展出,中西普普大師作品相互對映,饒富趣味。最有趣的是,李紹榮也展出安迪‧沃荷最著名的〈夢露系列〉,兩相對照,讓觀者乍見,會有一時難以分辨的錯覺;其實,李紹榮的〈夢露系列〉作品,注入一抹東方元素,有其巧妙之處。
李紹榮展出的〈夢露系列〉
李紹榮的〈夢露系列〉,為2022新作,作品名稱和安迪‧沃荷的〈夢露系列〉一樣,係以壓克力顏料絹印,同一塊絹版再套印出不同的顏色;所不同的,李紹榮的〈夢露系列〉,除在作品落款外,還蓋上一顆大大的傳統方形章,三個紅色印泥字「李紹榮」出現在夢露的畫面上,凸顯東西不同文化的融合。此外,李紹榮另一套夢露的作品,則是絹印的黑白照片,呈現夢露電影海報的原始感覺,讓喜愛她的夢露迷可以回溯到那個時代,緬懷一番。
李紹榮展出的〈夢露系列〉作品
現代畫廊指出,李紹榮早年經商,觸角遍及諸多產業,他擅長以當代藝術手法和特有的視角呈現中國文化、歷史與人物,作品充滿寓言式的圖像拼貼,帶有古今融匯的精神和時代掠影。而李紹榮最為經典的作品,堪稱是描繪蔣介石與毛澤東搭肩共飲金牌台啤的〈Time for A Drink〉,他以壓克力原料、絲網技法創作,詼諧有新意。
李紹榮四併的經典畫作〈Time-for-A-Drink〉
這幅事實並不存在的蔣介石與毛澤東合照,李紹榮秉持幽默看待政治的想法,將兩位改變歷史的重要領袖,置入資本主義的廣告符號,透過藝術創作的手法,調侃時代人物,訴求其實不用那麼嚴肅的看待政治,平添無比的趣味與詼諧感。
李紹榮和他的作品〈女神卡卡〉
李紹榮這件四併的經典畫作〈Time for A Drink〉,搬到現代畫廊,因展場的高度掛不下,底下兩幅因地制宜,改採斜著擺放,徒增另一種趣味。李紹榮另一幅毛澤東畫像〈中國強〉,讓他穿上台灣早年風行一時的「中國強」牌球鞋,則是李紹榮另一幽默之作。
李紹榮的毛澤東畫像〈中國強〉
《浮翠流丹》秋展另外5位藝術家,最大咖的是60年代領頭颳起普普藝術旋風的美國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大大影響了世界當代藝術風格,也改變了舊時對藝術的想像。普普藝術(pop art)一詞取自於英文 popular,顧名思義,便是將流行文化、通俗主流的符碼呈現在畫面之中,使藝術親近大眾,打破了藝術服務菁英的思想。
現代畫廊指出,2022年5月,安迪‧沃荷的〈槍擊瑪麗蓮〉,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95億美金高價,而成為美國畫價最高的藝術家。安迪‧沃荷打破了高雅與通俗的界線,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舉凡罐頭、名人、洗衣粉等,皆能成為創作中的主題。
現代畫廊《浮翠流丹》秋季聯展展場,後方為安迪‧沃荷最著名的〈夢露系列〉作品
現代畫廊指出,安迪‧沃荷將20世紀工廠大量生產及事物商品化的景況,已重複出現的節奏安排於畫面之中,鮮豔的色彩及簡單易懂的符號,回應了其創作思想:「藝術應反映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應表現在藝術之中」。此次展出的〈夢露系列〉,可以一窺「普普藝術之父」安迪‧沃荷的創作思想。
對應沃荷〈夢露系列〉的是,藝術家鄒操(1975-)的〈絕代佳人系列〉。鄒操於2007年開始創作〈絕代佳人系列〉,契機源自一次出國旅遊的經驗,在購買印有女明星圖像的紀念品時,上面佈滿了指紋,令鄒操感受到人類被商品化的社會景況。「指紋」為此成了鄒操經典的創作符號,代表的是社會與個體關係探討,也是歷史、政治權力、文化差異之間的矛盾。鄒操的創作,時常關注當代藝術與全球化之間的相互角力,在保有自身及傳統及強勢文化之間尋找平衡。
施力仁和他的不鏽鋼對椅作品〈王與后〉。背後為藝術家鄒操的〈絕代佳人系列〉
施力仁(1955-)的對椅〈王與后〉,凝鍊的外型將藝術與時尚融合。不鏽鋼鏡射的表面,反射著周遭,凝望著對椅,猶如發現了觀看世界的全新視角。施力仁從剪紙做出發,利用媒材的轉換,將平面構思轉化為立體雕塑,甚至到增加了實用性,施力仁的〈王與后〉為生活添加美的感動。
王長明(1964-)在創作中,利用對比強烈的文化及商業符號,探討資本主義社會衝擊下的傳統文化。「小學的時候,父親帶我去政協大禮堂裡聽講座,我至今還記得一位藝術家在台上講:『太湖石是最好的抽象藝術』。」王長明從此與太湖石結上了緣分。太湖石代表著中國上千年的文人品味,體現著傳統文化中的自然觀和審美觀。
王長明〈霓虹燈下的太湖石〉將太湖石安置上了俗艷的霓虹招牌,描繪了90年代中國都市化與商業化的進程。快速的發展,使藝術家自小生長的江南徹底翻新,閃亮的霓虹燈照在這片曾屬於騷人墨客之地。王長明表達對傳統文化遭到破壞的無奈,卻也傳遞了對燈紅酒綠的興奮感。王長明利用衝突的符號安排,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維持傳統和城市發展之間糾結的複雜心緒。
呂順(1966-)在作品中,時常描繪著動物,例如豬、青蛙等等,這些動物是人類生存本能的隱喻,是對人性準確地剖析。畫作中傳達的是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對抗、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奮鬥。畫面利用充滿詩意的色調,刻劃感慨世事的寓言,充滿淒美的氛圍,猶如紅樓夢中黛玉葬花那段對生命存在與否唯美的感受。
李紹榮作品〈女神卡卡〉
█ 展訊
展名:《浮翠流丹》聯展
參展藝術家:安迪‧沃荷、李紹榮、施力仁、王長明、鄒操、呂順
展期: 2022.09.03-10.24
地點:現代畫廊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155巷9號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