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俗公園台灣民俗文物館整修後,推出首檔展覽,書法名家吳季如《如流》書法展,4月1日盛大開幕,吳季如老師親自導覽展出的60幅書畫作品;展品內容融合傳統與現代,分別呈現「茶風」、「酒香」、「墨韻」、「人生」四個主題,都是吳季如老師從事書藝創作逾半世紀的心血結晶,他歡迎大家參觀,分享他的人生創作,展期至7月30日。
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在開幕式致詞。他表示,啟用33年的台灣民俗文物館,這次修繕後重新開館,舉辦最盛大的《如流》書法展,能邀請到20幾年前就在國美館辦過展覽的吳季如大師,相當難得。曾能汀副局長指出,吳季如大師的書藝,自成一家,同時他也培育了許多種子教師,推廣自成一體的書法,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可以命名「吳體」,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書法家吳季如導覽展出作品
警政署警監督察吳啟瑞誇讚吳季如大師為人幽默風趣,說每次看到他,總是讓人充滿喜悅,而且深諳文學丶藝術,對於文字的解析更是令人折服;他的書藝融合墨韻、茶香、酒香,處處充滿禪風,可說是儒、釋、道融合為一,極富意境,很值得欣賞。
書法家吳季如導覽作品
和吳季如老師是小學同學的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梁志忠表示,兩人相交超過60年,他很欽佩吳季如的書藝,能隨心所欲的創作,非常喜歡他有形無體的作品,有這麼傑出的同學,深感與有榮焉。
書法家吳季如《如流》書法展開幕會場
負責民俗公園經營管理的「城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施川淵,代表營運團隊感謝與會各界人士,在連假仍來參加《如流》書法展的開幕盛會。施川淵執行長指出,這次的展覽並未設定主題,吳季如老師從23年前應邀在民俗公園書寫「龍」的機緣出發,再次藉由現場揮毫創作,並加入創新的元素,作為《如流》書法展的內容,展品與古色古香的建築相互輝映,別具特色。
吳季如老師表示,投入書藝創作50多年,是一種享受生命的歷程,他樂於分享創作過程的喜悅,也很高興能在重新萌芽的民俗公園舉辦展覽。吳季如老師說,上次到民俗公園揮毫,書寫完成神龍飛騰的作品,天空突現密布烏雲,並下起雨來,雨滴正好噴濺到剛寫好的「龍」字,墨汁暈染開後,使龍字有如長出麟片,非常神奇;這次他重回民俗公園揮毫,分別寫了三次,今天的開幕式剛好碰到下雨,最近各地缺水,雨來得很及時,可說天降甘霖,格外令人感到振奮。
《如流》書法展開幕式興會嘉賓合影
台灣知名藝術家及藝術史學家謝里法教授在評論中則誇讚吳季如「為當今台灣書法家第一人」。謝里法教授評論指出:「吳季如的書法展現出他對於漢字的解析,透過對音形義的了解來呈現作品,透過書寫中的抑揚頓挫、濃淡深淺表現字音,並對人生的體悟來呈現字形;每每看著吳季如的作品,不只是看著一幅書寫,也在品味他所體悟的人生哲學。」
畫家趙純妙觀賞書法家吳季如展品
台灣民俗文物館指出,《如流》書法展係根據吳季如老師創作風格與書寫方式構想,以「如流」為題,有具意義,「如」來自吳季如之名,「流」是風、是水,意指吳季如書寫如行雲流水一般。為回應創作者的性格,展場特別規劃為「茶風、酒香、墨韻、人生」四個主題,表現吳季如老師墨韻的文化涵養、飲酒品茶、創作風雅及好友人生。
民眾踴躍參觀《如流》書法展
台灣民俗文物館指出,書法由來歷史悠久,是傳統文化的代表,吳季如老師卻能從書寫的歲月中發現書法的新定位;在這次展出作品中,可以看到的是文亦似圖,發人深覺、凝神觀賞,書寫的筆觸就像是油彩一般的揮灑在宣紙之上,既傳統又時尚、內斂卻狂傲。
台灣民俗文物館《如流》書法展開幕式合影
台灣民俗文物館指出,吳季如老師的書藝如字如人,跳脫傳統文化的框架,開展現代的視野與理解,亦為台灣民俗文物館在傳承民俗文化過程中的期許與使命。本次展覽除了吳季如老師的書法作品,亦邀請南投名間鄉「知蕨」鹿角蕨新創品牌共同策展,讓鹿角蕨與書法相互對話,希望能激盪出嶄新的火花,值得欣賞。
書法家吳季如展出作品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如流》書法展
展覽時間:2023年4月1日(六)至7月30日(日)
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展覽地點:台灣民俗文物館(台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