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夏宇 南投報導
連日來受到大陸冷氣團的影響,向來最熱開的追雪地合歡山下雪,一直到目前為止積雪厚達10公分,熱追追雪之餘除了穿者保暖防寒衣物,要在雪地中開車,雪鏈絕對不可少,但對多數開車族來說,很難有幾次安裝雪鏈的經驗。仁愛警分局統計連續2日雪季勤務,在翠峰至松雪樓段有15件交通事故及25件車輛救助事件與高山症急救3件,在在顯示,雪路正確安全駕駛的重要性。
雪鏈可分為一般型、V型與網狀型,其中以V型破冰效果最好,但安裝方向須特別注意,以免破冰齒刺破輪胎,仁愛警分局發現雪鍊沒破冰功能,遇到結冰路段,無法破冰造成打滑,尤其是武嶺至松雪樓段(俗稱水晶宮)因無日曬結冰較厚,是最易打滑路段,實際在雪路行走發現有裝V型雪鏈的車子行駛正常,而一般型之鐵鏈則常發現有打滑情形。
南投縣仁愛警分局提醒,雪路交通事故大多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呼籲民眾上山賞雪因路面結冰,容易打滑,應加大行車距離,且在雪地中行車,「慢」是不二法門,盡量以低速檔行駛,並以「提早」且「多踩幾次」的方式煞車,雙手握好方向盤,放慢打方向般的速度,穩穩轉向行進方向,就能避免推頭或甩尾;起步時切忘大踩油開不斷空轉,可能造成雪鏈斷裂,長時間停車應選擇平坦地面,並且「不要拉起手煞車,以免卡死動彈不得。在出發之前,先檢查水箱精濃度是否足夠,以免結凍造成引擎損壞,另外低溫容易造成老電瓶「猝死」,最好提前換新,或是攜帶預備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