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周嘉華 台北報導】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2月20日在臺北市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邀請中油、中鋼、港務公司、沃旭能源、緯穎科技、家樂福、伸仁紡織等企業共同參與,以海廢彩繪浮球象徵啟動海洋保育行動,為臺灣海洋注入更多愛與責任,並感謝金管會的協助。
海保署於去年啟動「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提出「海洋淨好、永續利用」、「生物保育、資源永續」、「棲地守護、生態富裕」及「海洋素養、永續扎根」四大核心方針及15項行動方案,結合企業及民間力量,提供具體行動指南,推動臺灣海洋永續發展。

本次論壇亮點之一為首次公開「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及「藍海ESG行動實錄」,展示媒合機制及初步合作成果,期盼吸引更多企業與民間團體加入海洋保育行列。本次論壇吸引超過80家企業、40個NGO與在地團體、20間學校及30個政府單位,總計逾300人參與,展現各界推動海洋永續的決心。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指出,海保署作為專責機關,年度預算僅8億元,相較於海洋保護的龐大需求仍屬有限,因此需要企業與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透過《海洋保育法》與《海洋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與修法,政府提供法制支持,但仍須透過跨界合作,將「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願景化為具體行動。特別感謝已投入海洋保育行動的企業與夥伴,並宣布將於今年頒發首屆「海洋永續企業貢獻獎」,表彰在海洋保育領域默默耕耘的企業與團體。此外,海保署已盤點90多項海洋保育議題,未來將透過「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串聯企業資源與創新力量,促成更多合作機會,進一步推動臺灣海洋永續發展。
在論壇中,海保署發表「藍海ESG行動實錄」,以 Engagement(參與行動)、Solution(解決方案)及 Guardianship(守護海洋)為核心,記錄企業在珊瑚復育、潮間帶監測、海廢回收再利用、紅樹林與海草床生態修復、鯨豚與海龜救援、友善漁業推動及海洋教育宣導等領域的具體貢獻,期盼未來持續擴展合作規模,打造臺灣成為海洋文明國家的典範。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企業可依自身專長與資源參與海洋保育,論壇中的各項行動正是企業與政府政策結合,推動永續發展的最佳示範。例如,支持海洋碳匯復育、資助淨海行動及推動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育等,不僅有助於恢復海洋健康,也為企業帶來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多重價值。此外,特別感謝金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的協助,將「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納入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參考範例,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海洋保育工作。
論壇最後,海保署強調,首屆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的啟動,將串聯企業、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學術機構,透過創新思維與資源投入,共同推動海洋保育,達成雙贏局面。海保署呼籲各界攜手投入海洋保育,以實際行動共創美好的藍色未來,為下一代打造更健康的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