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年齊聚中興大學 研習半導體「動手做」體驗臺灣實力

分享連結:
daheying
來自印度、泰國、越南等五國青年學子齊聚中興大學,參與「2025國際半導體暑期課程」,體驗臺灣半導體教育能量。圖:中興大學 提供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半導體產業享譽全球,中興大學也以教育推動國際交流。該校前瞻理工科技研究中心8月11日至22日舉辦「2025國際半導體暑期課程」,吸引來自日本、泰國、印度、馬來西亞與越南等五國33名青年學子齊聚,展現亞洲新世代對半導體的熱情與潛力。

huangguangwuchenshishizuo
學員於無塵室操作先進設備,實際體驗晶片製作流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務經驗。圖:中興大學 提供

這項課程為期兩週,由中興大學攜手產業界共同設計,主題涵蓋IC設計、先進製程、封裝測試、檢測技術、綠色科技到應用領域。除了理論課程,更安排電路模擬、晶片製作等實作,以及無塵室雷射直寫、薄膜沉積、元件封裝操作,讓學員親手體驗先進設備。

來自印度的學員 Susmita Mistri 表示,課程結合理論、實作與無塵室體驗,即使沒有半導體背景,也能逐步進入狀況,對未來學習助益良多。泰國學員 Peera Comchamnan 則形容,這兩週就像一本「暑期總結手冊」,完整涵蓋半導體必備知識,是難忘的學習經歷。

國際學子參訪科博館「半導體的世界」特展,透過互動設計認識從矽砂到晶片的完整製程。圖:中興大學 提供

課程也安排學員參訪台中科博館台積電「半導體的世界」特展。來自越南的 Chau Le An Nguyen 分享,展覽以互動設計串起從矽砂到晶片的流程,讓知識「動起來」,回到課堂時對製程的理解更深刻。

中興大學前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何孟書 表示,希望藉此課程,讓國際學子深入了解臺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專業能量,也建立跨國技術交流橋樑,學員不僅在臺灣收穫學習,也能將經驗帶回母國,成為推動全球半導體發展的新力量。

kechenglilunyushiwujianju
課程理論與實務兼具。圖:中興大學 提供

課程結業時,所有學員獲頒中英文雙語證書。日本京都大學學員 Shion Miwa 分享,原本對跨國合作感到緊張,但經過兩週的交流,發現跨文化討論更具深度與火花,加上老師與助教的細心指導,每一天的學習都收穫滿滿。

不少學員認為,這是一次「難得且改變人生視野」的經歷,也期待未來能再度來臺學習。展望未來,中興大學將持續拓展國際半導體教育版圖,鞏固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重鎮的關鍵地位,並在教育與科研上扮演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 宋佳景/台中報導】 台灣首組視障咖啡師團隊將於10月17日代表台灣,前進韓國參加國際咖啡錦標賽!展開前 […]

【記者 宋佳景/台中報導】歷時百日的首屆「八方藝術節」,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畫下圓滿句點。活動由壹元書院、高雄師範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由一群長期關注兒童教育與社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臺中市群育國際同濟會」,於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