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臺灣媽祖故居前院歡喜迎接老二媽

分享連結: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台中無形文化資產「老二媽回鑾西屯省親」,結合了西南屯居民的情誼與交流,老二媽故居「烈美堂」前方西平公園地勢不均,不宜神轎駐駕,在地方仕紳與市議員陳淑華努力爭取下,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文化局積極規劃,9月23日開工動土,調整烈美堂與西平公園間動線,並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為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預計在明年老二媽省親前完成。將是二百多年歷史「老二媽回鑾西屯省親」首次可以在故居住宿。



萬和宮供俸的老二媽,為全台唯一廖姓媽祖,相傳嘉慶年間,西屯大魚池廖家閨女前往南屯萬和宮依靈,其母親聞訊趕來萬和宮尋探,母女相會之際媽組神像留下數顆眼淚,成為全台獨特「老二媽的眼淚」;而為解思親之苦,西屯當地廖姓等居民自組「丹慶季媽祖會」,定期恭迎「老二媽」返回烈美堂,是西、南屯三年一次的年度盛事。

西屯老二媽故居烈美堂前院20日動工,理事長廖福龍由醒獅口中拿出好彩頭。
西屯老二媽故居烈美堂前院20日動工,理事長廖福龍由醒獅口中拿出好彩頭。圖 / 宋佳景 攝


「老二媽回鑾西屯省親」已二百多年的歷史,每三年一次具備特有傳說與信仰活動;然而故居「烈美堂」前方西平公園,草坡地勢高地落差大,並不適合神轎駐駕,往年老二媽從南屯回到西屯,皆是就近寄宿於在其他宮廟,200多年來未曾回家過夜。「丹慶季媽祖會」廖福龍理事長及其團隊,多年來四處奔走發願改善,終於在地方仕紳與陳淑華議員協助下,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文化局積極規劃,23日動工調整烈美堂與西平公園間動線,並融入文化元素,塑造原有的大漁池意象,提升為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

23日丹慶季媽祖會請來鑼鼓助陣,為會場增添熱鬧氣氛。
23日丹慶季媽祖會請來鑼鼓助陣,為會場增添熱鬧氣氛。記者 / 宋佳景 攝


陳淑華指出,南屯萬和宮「老二媽回鑾西屯省親」,已登錄為台中市無形文化資產,西平公園的設計,希望能更凸顯宗教文化獨特性,讓臺灣唯一的神明(媽祖)省親,活動更加順利!

動土典禮貴賓雲集參與盛事。
動土典禮貴賓雲集參與盛事。圖 / 宋佳景 攝


「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廖福龍理事長表示,感謝各方人士與台中市政府的共同努力,歷經200多年,全台唯一的廖姓媽祖老二媽,即將完成駐駕故居心願。「老二媽回鑾西屯省親」,明年將於農曆3月登場,透過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改善工程,更完整展現地方信仰與民情展現。

調整烈美堂與西平公園間動線,並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為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
完工後將可調整烈美堂與西平公園間動線,並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為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圖 / 宋佳景 攝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由一群長期關注兒童教育與社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臺中市群育國際同濟會」,於今年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知名藝術家洪易受邀於中友百貨舉辦個展《抱抱春彩》,展出127件色彩繽紛、充滿生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為推動永續農業與國際合作,日本岩手縣農林水產流通課主辦、台中市農業局及台中市工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