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釉裏紅大師」王新篤第27回《金碧輝煌・唯真不滅》釉裏紅瓷器特展,12月10日在台中現代畫廊登場,展出他鑽研40年來的釉裏紅精品,如〈金縷衣〉、〈龍行天下〉等佳作,還有一件發色接近鮮血的經典之作〈群獅戲球〉,王新篤對於這件青花釉裏紅釉下多彩加描金作品,相當滿意。他說,發色極紅的〈群獅戲球〉,比合格標準的釉裏紅還要高出兩度,相當於鑽石最高等級的 C級,可遇不可求。
王新篤展示發色接近鮮血的經典之作〈群獅戲球〉
畢生鑽研釉裏紅瓷器的王新篤大師,至今已經舉辦27次釉裏紅瓷器個展,光是在台中現代畫廊就有7、8次之多。王新篤大師今天出席《金碧輝煌・唯真不滅》釉裏紅瓷器特展開幕式受訪表示,他在IG等社群都聲稱,能夠以釉裏紅瓷器為專題辦個展的,全世界至今還沒有第二人,他也樂於接受挑戰。
王新篤釉裏紅作品〈五金龍戲浪大盤〉
王新篤指出,釉裏紅的燒製可追溯至元代,它的出現猶如祥龍,象徵皇室的富貴及太平盛世,必須官窯的高精密技術才能成功燒出釉裏紅,因此為數鳳毛麟角,甚至三次斷代。鑽研釉裏紅40年的王新篤,也屢嘗失敗之苦,在2020及2021年,甚至連續兩窯都全軍覆沒,沒有一件成功,讓他白白虛擲了長達一年半的繪畫工夫。
王新篤釉裏紅作品〈白龍金浪〉
已經70歲的王新篤大師,有感於釉裏紅瓷器的燒製「來是偶然,去是必然」,也感慨唯有兵強馬壯的盛世才燒得出成功的釉裏紅來,而有「收山」之意,未來是否會繼續作釉裏紅瓷器?他說,自己也不敢打包票,或許,機緣來了,說不定又會重新復出。已經燒過100多窯的王新篤大師認為,他不在乎個人能否留名,在乎的是,釉裏紅瓷器的文化能夠留下來才是重要。
王新篤釉裏紅作品〈喜出望外茶壺〉
現代畫廊指出,《金碧輝煌・唯真不滅》王新篤第27回釉裏紅瓷器特展,展出王新篤積累歷代經驗,並融合創新手法的第四代釉裏紅新品,將釉裏紅的發色與技術提高到前所未見,值得大家一同來欣賞王新篤絕美的釉裏紅瓷器佳品,感受金碧輝煌、・唯真不滅的震撼。
王新篤釉裏紅作品〈歡樂年年〉
現代畫廊指出,歷經多次斷代的釉裏紅瓷器,幸經王新篤的堅持,才能再次完整呈現於大眾眼中,甚至超越存世的釉裏紅瓷器,尤其是他第四代的釉裏紅瓷器,融入全新的「釉下多彩與釉裏紅同時發色」、「琺華」、「描金」技術,成為自古以來最美的一抹紅。
王新篤出生於1952年,在因緣際會之下,一次與故宮展出的釉裏紅瓷器相遇,從此一頭栽入這項絕妙的技術之中。雖然古書的記載不全,但王新篤歷經7年的不斷嘗試,燒壞了一個又一個的試片,始終不屈不撓。最終在偶然機運下,成功的讓失傳百年的釉裏紅重生。
現代畫廊指出,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譚旦冏曾評價王新篤的瓷器,謂「中國過去瓷器的發展,是經過多少年來失敗進展許久,師傅的經驗累積,才能成就一項『釉裏紅』。而王新篤卻能在數年之內,摸索出『釉裏紅』燒製成功的路徑,並發揚光大起來,實在值得敬佩。」
《金碧輝煌・唯真不滅》展出王新篤精心鑽研40年的釉裏紅精品,甚至跳脫以往瓶器的呈現,出現了相當前衛的人形雕塑,他取名〈金縷衣〉。〈金縷衣〉得自漢代劉勝墓出土的金縷衣啟發,王新篤傳承了釉裏紅精神不滅的思想,寄望能透過這件雕塑,宣示釉裏紅精神將長存於世上!
王新篤解說釉裏紅嶄新精品〈金縷衣〉
現代畫廊指出,細看〈金縷衣〉,讓人想起唐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該作每一片釉裏紅瓷片皆是燒製成功的絕佳珍品;雖然,它們曾經絢爛的出現,卻在被敲碎後,現在又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並不須感到後悔與可惜。唯有珍惜當下,才是尊重它們的存在;不須懊悔過去,也不須透支將來,只有此時此刻,更需要愛惜。
現代畫廊指出,在王新篤的巧妙運思下,瓶器造型高度結合藝術家對於畫面安排的有意識呈現。《金碧輝煌・唯真不滅》展出的另件佳作〈龍行天下〉,外觀可分為三部分:一是最下層,必須考慮到美觀性與承重,以向上集中的造型,烘托中間層成色完美的釉裏紅描金祥龍;最上層則是半圓球,猶如船隻航行,裡頭藏臥著一條朝著觀者心中,充滿力量的龍。越是造型複雜的瓶器,讓釉裏紅的發色難度越高,但這件〈龍行天下〉,無論從任何角度,甚至在半圓球的凹槽部分,釉裏紅的成色皆相當飽和與鮮豔,在在顯示出這件作品的珍貴與稀有性。除了高難度的技術,在觀看〈龍行天下〉時,不免會被波濤的海浪、飛舞其中的龍所震撼,彷彿可以聽見龍鳴海嘯,一場預告太平盛世的文化盛宴就此展開。
王新篤釉裏紅作品〈龍行天下〉
現代畫廊指出,已故雕塑大師楊英風教授,於1988年曾帶著王新篤的作品〈釉裡紅三彩魚碗〉遠赴北京,與中國書法家趙樸初先生分享,一時震驚四座,並稱譽如此鮮豔的釉裏紅在中國景德鎮還無法燒製而成,可說是20世紀甚至21世紀都無法想像的高超技術;將斷代的釉裏紅超脫至此境界,若非親眼所見,實難想像。
王新篤釉裏紅作品〈三魚戲蓮大盤〉
現代畫廊指出,細看王新篤的釉裏紅瓷器,表面隨著繪製的紋樣,呈現了如浮雕般立體的質感,那便是王新篤獨一無二的「琺華」技術。琺華是將泥漿細線鑲嵌於瓷胚,為能在燒製時令琺華不斷裂且使釉裏紅發色,在溫度掌控必須擁有相當經驗,在技術面上是相當的挑戰,但為了釉裏紅瓷器能有更上一層樓的呈現效果,王新篤不斷挑戰創新材質及表現方法。微觀琺華,瓷器多了生命力,也多了一份質感,更是多了對藝術家勇敢挑戰的至高尊敬。
現代畫廊指出,將釉裏紅帶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一直是王新篤畢生所追求的志業;他曾提及:「當看到釉裏紅燒失敗時,那種絕滅感,讓我更相信,釉裏紅那靈性是存在的。」王新篤歷經無數次失敗,終能義無反顧地將時間淬鍊出絕美作品。
現代畫廊指出,王新篤對於突破釉裏紅的使命感無人能及,在不斷的嘗試下,且研發出全新的「加金」技術。釉裏紅與金的同時出現,不論瓷器燒製及釉料成色都很艱難,但在王新篤堅定的革新意志下,仍能一一克服。描金與釉裏紅的搭配,除了增添華貴之氣外,更是為了達成藝術家在心中,想達到的繪畫性;前後層次在創新的技法中,傳達得可謂淋漓盡致。
█ 展覽資訊
展名:《金碧輝煌・唯真不滅》王新篤第二十七回釉裏紅瓷器特展
展期:2022/12/10(六)-2023/1/15(日)
地點:現代畫廊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155巷9號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