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榮老師「傳統捏麵人師生聯展」

分享連結:

記者/宋佳景 彰化報導

致力推動傳統捏麵人文化及技藝的王清榮老師,自8月31日至10月8日於鹿港鎮圖書藝文中心展出「傳統捏麵人師生聯展」,在王清榮師生的巧手下,捏塑出十分傳神生動的作品,逾百件捏麵人形貌多元,橫跨古今人事物,值得大家走訪圖書藝文中心一覽精彩的捏麵技藝。

IMG 9660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捏麵人文化淵遠流長,相傳自三國時代傳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不論是宗教慶典或民俗節日都經常可見捏麵人為活動增添光彩。王清榮老師在鹿秀社區大學開設捏麵技藝課程,為傳揚捏麵人文化孜孜不輟,此次藉由師生聯展向大眾展示鹿港精湛的捏麵技藝,相當令人讚賞。

IMG 9659

捏麵人文化追溯至宋元時期,是作為裝飾宴席的「看桌」,用蔬菜水果做成飛禽走獸,以及用麵粉捏成壽星、仙人等,這類風俗直到70年前在古鎮鹿港還非常流行,尤其是女兒歸寧省親,宴請女婿時會另設看席一桌。此後才逐漸取消,只在供神拜佛時使用,如今在舉行中元普渡或廟會祭神時,還可以看到許多「看桌」供人欣賞。

IMG 9653

以前鹿港的糕餅舖,會在典禮使用的麵食上捏出一套八仙慶壽的捏麵人,用來在壽桃上作為點綴,或捏出通俗小說故事裡的人物,每一個捏麵人只有一吋多高,卻是鬚眉如畫、栩栩如生。鹿港以前更有這樣的習俗,就是在冬至夜,大人忙於做圓仔粞時,孩子們就在旁邊做捏麵人,在地人稱為「捏雞母狗仔」,全家一起手作參與,感受年節的和樂氣氛。

IMG 9648

王清榮老師擅長傳統捏麵人創作,不論是人物、動物、神獸等傳統典故或現代的動漫角色都能信手拈來,尤其是各種花的造型,更是維妙維肖,令人真假莫辨。此外,王清榮老師更用捏麵手法述說民間故事,如包公審案、西遊記等,也嘗試將傳統只能插在底座上的立姿作品改良成壁飾,並配合書法題字,讓作品更豐富多元,是能在傳統中求新求變,並保存傳統技藝的全方位捏麵工作者。

IMG 9646

王清榮老師強調「捏麵人是千年的傳統民俗藝術,它凝聚了智慧和創造力」,期盼藉由傳統捏麵人師生聯展,讓社會大眾對民俗藝術給予更多關注,促進捏麵人文化綿延流傳。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台中市跨業交流會如意組六位成員聯合舉辦的攝影展《如意好攝》,今日(3日)在童綜合醫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米其林星級點心專家「添好運」,作為港式飲食文化的代表品牌,今年年底再度為市場注入新靈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者在晚年生活中活出健康與精彩,成為社會重要課題。臺中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