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赴東海大學演講,他首度透露自己曾在小學罹患怪病而經歷生死關卡,當時並非基督徒的父親甚至還跪下祈求上帝拯救他的孩子,讓他相當感動,因此在小學立下當牧師的心願,但他強調,人生的發展沒有一項是在自己計劃中,包括參選副總統都不是,但他鼓勵學生還是要立定志向做喜歡的事,勇敢冒險並學會堅持,成為社會20%的頂尖人士。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生楊博惇長期關心地方教育與聚落,積極推動農村工藝產業發展,為了幫助農村永續所提出的「地方聚落空間營造永續計畫」,更獲得了「2024建築園治獎」,520之後將由新就任的賴清德總統親自頒獎。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代表著春季的結束。這個節氣通常發生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之間,象徵著一個重要的農業階段:春耕的完成和夏種的開始。穀雨期間,雨水的增多對於剛播種的穀物至關重要,它不僅提供了必需的水分,還有助於土壤營養的釋放,促進稻田裡秧苗的生長。
媽祖信仰在台灣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信仰不僅反映了民間的傳統與價值觀,也展現了社會的凝聚力。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一年一度的宗教盛典,不僅是台灣,甚至於國際間都享有盛名。這項活動不僅是信仰的展現,更是文化與歷史的傳承。
高雄市立美術館《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今(30)開幕,匯聚梁任宏創作25年藝術歷程,悠揚樂音流瀉在高美館雕塑大廳,演奏者蔡世鴻、陳名涵呼應梁任宏創作,獻上弦樂二重奏組曲,飄揚在藝術家多元作品。
救國團號召各界辦理113年青年節活動,3月29日下午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隆重舉辦全國優秀青年表揚大會,表揚包含11位《青年獎章》及各縣市社會優秀青年代表21位、大專優秀青年代表126位,總計158位,前副總統呂秀蓮及前教育部長吳清基等各界貴賓都蒞臨致詞頒獎。
中山醫學大學的楊仁宏教授近日獲得了2024年歐洲醫學教育學會的院士,這是對他在國際醫學教育領域內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的認可。楊教授的成就不僅提升了中山醫大在國際上的聲譽,也為台灣醫學教育的發展和創新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藝術家吳淑櫻陶藝展覽《土裡土氣》是一次對於泥土本質的探索和表達。透過她那簡單而純粹的線條,吳老師不僅呈現了陶藝的傳統美學,更將童年的純真與回憶融入作品之中。她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的展現,也是對生活美學的一種追求,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她對陶土的熱愛和對生活細節的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