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眷村文化園區駐村藝術家徵選開跑!

分享連結: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辦理藝術家駐村計畫邁入第三年,今年以「現地創作」為徵選主題,自即日起至4月29日止受理申請,只要年滿20歲個人創作者或2人以上組成之藝術創作團隊,並具備二年以上藝文相關學經歷,不限國籍,皆可參與駐村徵件計畫。

109年駐村藝術家呂玫慧在清眷創作《記憶景觀》,以保利膠結合清水水稻,指涉時代在建立與搬遷之間的循環
109年駐村藝術家呂玫慧在清眷創作《記憶景觀》,以保利膠結合清水水稻,指涉時代在建立與搬遷之間的循環。圖:文化局 提供

文化局表示,清水眷村同時擁有遺址及聚落建築群雙重文化資產身分,也是唯一獲保留之發動機製造廠、降落傘修製廠的空軍後勤基地眷村,加上有機建築形態及臨近環境生態資源,是藝術家進行衛性或實驗性創作的絕佳場域。

109年駐村藝術家邱煦湄在清眷創作《460x990》,以珠簾連結觀眾注意眷村過往廚房的瓦斯桶儲藏槽空間細節
109年駐村藝術家邱煦湄在清眷創作《460×990》,以珠簾連結觀眾注意眷村過往廚房的瓦斯桶儲藏槽空間細節。圖:文化局 提供

為鼓勵新銳藝術家參與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的保存活化,文化局自109年起辦理藝術家駐村計畫,以「社區連結」、「人物故事」及「眷村歷史」為主軸,運用各自擅長的媒材創作出與眷村連結的作品,已連續三年獲得文化部補助。例如109年駐村藝術家邱煦湄展出:《460*990》,以珠簾連結觀眾注意眷村過往廚房的瓦斯桶儲藏槽空間細節,藝術家呂玫慧展出《記憶景觀》以保利膠結合清水水稻,指涉時代在建立與搬遷之間的循環;110年駐村藝術家錢菲菲以異鄉人角度建立聯結並探尋,透過平面膠彩繪畫的形式,嘗試以景、物的依存關係和色彩氛圍闡述眷村經過時間流逝後的離愁、孤寂與思緒;而中空場域藝術團隊(吳宏德、張家翔、許淳珺、蔡尚寬),在清眷駐村期間,則以文件及裝置方式展出「清水土質轉換」研究,透過把土壤轉換為顏料,將屬於清水的地質物轉化成藝術創作的媒介。

進駐藝術家邱煦湄與參訪小朋友以共創形式,織做珠簾體驗串珠的作品《串珠共創計畫》
進駐藝術家邱煦湄與參訪小朋友以共創形式,織做珠簾體驗串珠的作品《串珠共創計畫》。圖:文化局 提供

每個曾經參與駐村的藝術家皆在駐村的過程中自地景、建築等外在元素重塑清水眷村,也關照到眷村的文史內涵、空間記憶和場所精神,發展出獨特的藝術視角。今年的駐村計畫持續號召全國藝術家參與徵件,將開放49、51、53、54及58號房舍作為創作空間,預計徵選5位(組)藝術家,自7月1日起至10月31日進行為期4個月的駐村創作。文化局說明,除補助藝術家創作材料費及活動執行費,園區內也備有交誼廳、展演空間、工具間等。由於進駐空間已按原有建築配置還原舊有樣貌,且幾經改建,原有入口門樓被包覆在建築物內,形成特有的入口樣式,歡迎有意參與徵選的藝術家(團隊)先至園區實地了解。相關駐村藝術家徵選簡章訊息,請上港區藝術中心官網(https://reurl.cc/Np8qve)或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臉書。

 110年駐村團隊中空場域創作的「清水土質轉換」研究,透過把土壤轉換為顏料,將屬於清水的地質物轉化成藝術創作的媒介。
110年駐村團隊中空場域創作的「清水土質轉換」研究,透過把土壤轉換為顏料,將屬於清水的地質物轉化成藝術創作的媒介。圖:文化局 提供

港區藝術中心貼心提醒,為因應新冠疫情變化,請民眾入館參觀及參與活動時,均配合實聯制、量測體溫、雙手消毒、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及禁止飲食等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安心的藝文欣賞環境。

110年駐村藝術家錢菲菲以異鄉人角度分享在臺中清水駐村的創作《離岸》
110年駐村藝術家錢菲菲以異鄉人角度分享在臺中清水駐村的創作《離岸》。圖:文化局 提供
分享連結:

熱門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自1月25日至2月23日舉辦「2025台韓國際聯合交流展」,由台灣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台中市跨業交流會如意組六位成員聯合舉辦的攝影展《如意好攝》,今日(3日)在童綜合醫 …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米其林星級點心專家「添好運」,作為港式飲食文化的代表品牌,今年年底再度為市場注入新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