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蘇彩娥 南投報導】
南投濁水溪沿線的農村社區從4月3日至6月下旬推出為期三個月的農村生態藝廊系列活動,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主辦,結合生態與工藝藝術,規劃六條旅遊路線,涵蓋採梅體驗、工藝手作、潑墨繪染、特色市集、螢光茶席、音樂會與生態導覽,邀請遊客深入南投,體驗農村風情與文化魅力。活動串聯六個農村社區及超過40家在地業者,透過多元活動展現農村觀光的豐富性。

鹿谷鄉竹林社區推出「螢河茶席」,讓遊客在竹林間品茗賞螢,感受清新夜間氛圍;中寮鄉漳平溪文化藝術協會舉辦「螢之聲」音樂會,融合工藝美學與現場音樂演出,營造夢幻體驗;中寮鄉永福社區則透過「蝠氣滿滿,一起來趣陶」活動,讓民眾參與柴燒陶藝並進行蝙蝠生態導覽,體驗傳統藝術與生態保育的結合。
集集鎮集元果觀光工廠推出季節限定「蕉園春梅」,邀請遊客在紫藤花下採梅、製梅,並體驗以香蕉為創作媒材的「蕉乳茶湯潑墨染繪」,展現香蕉文化的多樣性;水里鄉上安社區則規劃一系列梅子體驗活動,包括製作梅枝鉛筆、手作饅頭與Q梅體驗大禮包,讓遊客從不同角度感受梅子的魅力;名間鄉濁水社區則結合當地的鐵道文化,在端午節期間舉辦老街走讀與市集活動,讓遊客沉浸於鳳梨田間的鄉村風情。

南投分署強調,這次農村生態藝廊系列活動不僅是春季旅遊的新亮點,更是推動農村共同發展、提升農村觀光質量的重要舉措。活動由南投分署聯合全區六個農村社區以及超過40家在地業者共同參與,採用軸線區域概念,旨在整合資源、傳遞生態保育與藝術文化理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與高附加價值的農村旅遊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