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藝術家張志鴻4月18日起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行《鴻喜雲集》書法創作展,4月19日下午兩點半開幕式,展期至5月18日。張志鴻老師勇於創新書法藝術表現形式和材質運用,並將書法結合科技融入生活之中,展現別具特色的書藝美學,為書法藝術開拓更寬廣的面向,帶給觀賞者視覺驚艷,值得細細品賞。
.jpg)
張志鴻為今年入選台中市美術家接力展的7位藝術家之一,也是唯一獲選的書法類藝術家。此次展出,除了傳統古典底蘊的書法作品外,並有以大筆揮運,表現水墨交融、氣勢酣暢等身大字的現代書法,以及特殊書法創作,包括以琺瑯釉藥書寫在已上底釉的鋼板上,耐酸鹼的材質特性可介入戶外空間的「琺瑯書藝」;在皮革上墨寫,再將字形打凸,呈顯線條體感的「皮革書藝」;以及書法結合雷雕和LED照明的裝裱形式,呈現書藝生活美學的「藝術科技屏風」。
1962年出生的張志鴻老師,幼承庭訓習寫顔楷,從小屢獲獎項,立定志向以書法為志業。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時期,師承江兆申、史紫忱、曾紹杰、歐豪年等名家,學習篆、隸、行、草諸體及繪畫,畢業後再至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藝術組精進書藝。

張志鴻老師曾先後於國美館及靜宜大學、明道大學、勤益科大、中興大學等校任教書法課程,並於大墩文化中心擔任書法研習班老師迄今達30年,培養眾多書法藝術愛好者,為書法教育奉獻不遺餘力。

張志鴻老師沉浸書藝50年,擅長以獨特的巨幅草、隷書進行創作,這次展出除大筆揮灑充滿動態美的草、隷書作品外,更有創新的書藝表現,如皮革書藝、琺瑯板書藝、書藝科技屏風等,開拓更寬廣、多元的面向,也將書藝美學融入於日常生活中,展現書藝的無限可能。

張志鴻老師表示,喜歡書寫等身大字,在於感受大筆瞬間筆起筆落,筆墨交會宣紙當下撞擊的火花,力道與氣勢酣暢淋漓,既抒懷也常會有出自機杼,妙趣盎然之作;至於努力嘗試創新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將書法作品融入生活中,旨在推廣書法藝術生活化,並彰顯書法的時代性,為書藝之美開拓更多元的面貌。而展覽名稱「鴻喜雲集」,則出自《宋史•樂志九》,含義是形容理想抱負得到實現,喜慶之事紛紛向自已湧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