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由中臺科技大學、楔子畫會主辦的《楔子雲腳‧景行懷仰》畫展5月23日在中臺科大藝文中心揭幕,展出楔子畫會七位成員精湛畫作,並藉此向已故藝術家李足新教授致敬,多位藝術大家包括謝里法教授伉儷、前文建會副主任委員洪慶峰、倪朝龍校長夫人林慧珍理事長、毓繡美術館董事長葉毓繡、台中市大坑麗澤學會理事長王文瑞及中臺科大董事長汪幹雄、校長陳錦杏等人出席藝文盛事。


中臺科大藝文中心主任張桓忠指出,這項展覽充分展現台灣古典寫實繪畫人文精神與藝術深度,更是中臺科大「文化價值鏈—文化創生與智慧永續計畫」中重要一環。中臺科大校長陳錦杏致詞表示,大學肩負社會責任,藝術教育亦為其核心價值,李足新教授所提倡的「楔子精神」,象徵著堅實貫穿與互勉砥礪,與學校人文關懷與永續創新的理念深深契合。

中臺科大退休教授李本燿特別介紹生前為清華大學藝術設計系教授的李足新老師表示,李足新教授專擅古典寫實技法,尤重「隱喻美學」,其作品如〈老兵系列〉、〈獨居〉等,將社會關懷與藝術形式巧妙結合,具備強烈情感與文化厚度。李本燿教授指出,李足新教授同時為草屯毓繡美術館首任館長,推動當代寫實藝術在台灣的展現與保存,與企業界攜手合作,讓藝術走入社會、深入人心。他在畫會命名中所賦予的「楔子」意象,不僅代表技術上的起筆,更象徵人文精神與藝術情感的開展。

楔子畫會會長謝益誠表示,足新老師以筆為劍,用畫作講述無聲的故事,影響了整個世代的寫實藝術風格,也啟發了我們楔子畫會成員走向更具深度的創作之路。本次展覽參展畫家,包括謝益誠、楊賢政、李本燿、李淑治、張蕎安、郭秀玲及張桓忠七位成員。他們以彩筆續緣,延續師訓,畫風涵蓋古典寫實、隱喻象徵與心象構成,內容題材從田園鄉景到生命哲思,呈現出一幅幅跨越現實與理想的藝術風景。展期至8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