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入夏濕熱至 中藥外用方配合節氣防疫病

分享連結:

記者/呂宗岳 台中報導

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群耀醫師提供三種中藥外用方,過端午時,也可由中藥外用方「早預防、扶正氣、重祛邪、防傳變」四面向,預防新冠病毒的侵襲。

農曆五月氣候濕熱,蟲虺滋生,是古人防疫的月份。《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亦被視為「惡日」,更是一整年極惡的一日。古人認為菖蒲、雄黃的味道可以驅趕毒蟲,所以會在端午日的午時飲菖蒲酒、雄黃酒,或塗抹雄黃酒在小孩額頭,或配戴含菖蒲、雄黃粉末的香包,藉以驅趕蟲虺,趨吉避凶。

002

臺灣正受Omicron新冠病毒侵擾,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群耀醫師認為,新冠病因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主要病位在肺,亦可累及脾、胃等多個臟器。病程中出現疫毒之邪夾風、寒、暑、濕、熱、燥、瘀等病機變化,符合《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的論述,屬於中醫學「疫病」範疇。

鄭群耀醫師表示,臺灣屬於典型海島氣候,濕熱多雨,每逢端午,共同感受就是濕、悶、熱,而濕邪多從熱化。從中醫「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角度來看,面對端午時節的新冠疫情,主要著重在「早預防、扶正氣、重祛邪、防傳變」等四個面向。配合端午節氣,鄭醫師推薦三種中藥外用方,提供大眾可自行在家操作使用,配合節氣又防疫。

一、中藥香囊:兩千多年前,民間就有佩戴香囊避除穢惡之氣的習俗,配合端午節氣,民眾可以準備一個香囊,將廣藿香、冰片、石菖蒲、艾葉、沉香、佩蘭、草果、肉桂、蒼朮等藥材研磨成粉,放入香囊隨身攜帶,就像帶著一個作用非凡的「空氣淨化器」。

二、中藥外洗:鄭群耀醫師指出,皮膚是人體的「免疫系統」之一,濕熱氣候增強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而引發各種皮炎、濕疹、手足癬疱、蕁麻疹等皮膚類疾病。病原菌環繞人體四周,容易附著人體皮膚,只要皮膚有破損,病毒或細菌就容易入侵人體。建議可將菖蒲、生艾葉、佩蘭等芳香草藥混合加水煎煮,取出藥液加入適當溫度熱水洗浴,預防皮膚疾病,強化皮膚防禦功能。

三、艾草燻蒸:鄭群耀表示,艾草在民間廣泛使用,具「避邪」、「禳毒氣」作用。現代研究亦證明艾草燻蒸對多種病毒、病菌都有抑制作用;民間亦有「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說法,說明常用艾草燻蒸居室,可有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維護健康。在注意防火條件下,可使用點燃後的艾草來燻蒸家居,抑制空氣中病毒與細菌滋生。

鄭醫師提醒,除了建議的中藥外用方,勤洗手、戴口罩仍是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重要防疫措施。

分享連結:
藝術家郭正參深受西方抽象藝術影響,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著稱,畫作以厚重的層次和符號標記為特色。抓住思想即記憶軌道中經久不滅的感動,在畫布上涵蓋了從紋理厚重的抽象畫到線性構圖的人物畫等各式圖象,郭正參個展《裸男。瓶花。風景》將在ART365展至7月14日止。
由金手獎得獎廠商協進會主辦,於台中的文心森林公園舉行的「金手悅愛相隨-假日音樂會」,結合了多個社福團體,包括惠明盲校惠明樂團、甘霖基金會松柏長青大學的陶笛班和喜願家園願子樂團等。
位於新社區的雅園溏人文藝術空間,2023.5月份,特別引進國際級藝術家李光裕多件作品展出,作品『思惟』同步收藏於新加坡海濱花園,跟雅園溏一樣是一座後花園的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