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宋佳景/ 台中報導】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4日舉辦「創辦人日特展」開幕式,以「川流不息・結繩成網」為主題,慶祝創校65週年。活動結合特展與校史紀錄片《做對的事》放映,回顧創辦人周汝川博士與周張不博士伉儷「醫療不是用來賺錢,而是服務人群」的精神,展現學校在AI時代與醫療人力挑戰下,持續堅守醫者初心與教育使命。

中山醫大創立於1960年,由牙醫專科學校發展為兼具醫護、醫事及健康產業領域的綜合醫學大學。此次特展以創辦人精神為主軸,呈現從數位牙醫、偏鄉到宅醫療到新南向義診的教育歷程,並回顧護理系創系60週年的發展與USR成果,彰顯臨床教育與社會關懷的深耕轉型。

紀錄片《做對的事》則重現創校歷程,講述周氏伉儷以牙醫診所收入創辦學校、親自規劃校舍並資助清寒學生的故事;隨後推動附設醫院及全台首座私立復健醫學科系,落實「醫療為民」理念,成為學校精神的根基。

董事長周英香表示,創辦人以「誠愛精勤」為校訓,提醒師生在AI與商業盛行時代更要不忘醫者初心,「醫療不是生意,而是一份社會責任」。校長黃建寧指出,中山醫大持續結合AI數位技術創新教學,並深化國際義診與高齡照護訓練,讓學生在臨床現場以人為本、看見需求。

現場亦展出「顯微之美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學生以顯微鏡下的細胞與組織創作,讓觀眾從微觀世界感受醫學的藝術與生命的溫度。特展即日起至11月26日於正心樓一樓展出,開放民眾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