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夫妻檔藝術家柯適中、陳淑欣應邀在台中市八巷咖啡藝術空間舉行《家的名字》聯展,兩位藝術家在四年之間失去了三位摯親,藉由創作抒發內心無比的痛與思念,所以展覽取名「家的名字」,展期至4月30日。
八巷咖啡由從事建築與藝術的夫妻檔李有牧與曹猷玫創辦,兩夫妻原本在同一家建築師事務所任職,李有牧是設計師,曹猷玫擅長建築繪圖,曹猷玫因熱愛藝術創作,從東海大學美術系讀到研究所,現在是碩二,無法兼顧工作,只好提前退休,去年五月起在草悟道旁的巷弄裡經營八巷咖啡/藝術空間,兩個兒子和一個乾兒子一起協助她圓夢,李有牧則繼續留在建築師事務所。
夫妻檔藝術家柯適中與陳淑欣
《家的名字》聯展,柯適中主要展出油畫和水彩,陳淑欣則是以紗線、車縫線、水溶襯、構樹手抄紙、壓克力等多元媒材作裝置展示。
陳淑欣老師詮釋這次展出作品指出,創作,是生命滋味的紀錄,也是心靈世界的映照。但它更是一個勇敢的故事:每一次正視傷口,都需要比想像更多的能量。她在〈思念織縫〉作品中,將父親在病榻前所寫的文字做為重要的創作媒材,藉由私密文字轉換為公開、擴展其意義內涵而進入創作核心。一方面以車縫的方式重新處理,將文字解構,並以一種分散、扭曲、不易辨識的狀態來呈現。
另一方面,也以電腦提花的方式織作,取其透過不同織紋的結合,形成豐富肌理的變化,再透過後製放入個人語彙。陳淑欣老師說,此次創作即是紀述自身由親逝的傷痛中重新再出發的心路歷程。其間審視文字做為符碼的原始意涵,再經由織縫創作而抒發傷痛,尤其發現藝術創作與敘事之間的正向影響。
柯適中老師也指出,家之於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它是我們最原始的接觸,孕育我們長成之所,或許是愛、是壓力、是承擔、是甜蜜的負荷…,家庭記憶就好像植根於許多不同的土壤一樣,是在家庭群體各個成員的意識中生發出來的。即使是當家庭成員都彼此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來回憶家庭共同的過去,而當生活使他們相互遠離的時候,更是如此。
█ 藝術家簡介
藝術家柯適中
1987 國立藝專西畫組
1991 美國芳邦藝術學院美術系碩士
1994-2019南開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設計系教授
南開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擔任大墩美展、玉山美展、苗栗美展、公教美展、全國美展等評審委員
藝術家陳淑欣
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學碩士
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
1989-2019任職台中市大同國小美術班術科專任教師
擅長兒童美術教育、纖維藝術創作
█ 展訊
展名:《家的名字》柯適中X陳淑欣聯展
展期:3/30-4/30
展場:八巷咖啡藝術空間
台中市西區中興八巷22號
營業時間
週一、二 店休
週三~日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