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嘉華 台北報導
器官移植在亞東醫院被視為極為重要的發展項目之一,其背後的關鍵推手正是那些無私捐贈器官的英雄。為了紀念這些捐贈者的大愛,亞東醫院特別於今(18)日的懷恩節舉辦了「聲的寄託、心的力量」器官捐贈追思會,邀請受贈者及捐贈者家屬一同參與,也推動「聲紋卡」錄下自己的心聲。
![亞東醫院懷恩節『聲的寄托、心的力量』器官捐贈是留給家人的禮物 1 亞東醫院醫療團隊代表致意](https://song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05/f42c51d941ccee8b7b1d02d10155d1eb.jpg)
「爸爸意外過世的那一刻,我們都感到極度悲傷。本以為這樣的日子還遙遠,卻沒想到意外卻提前到來。但是,我們轉念一想,器官捐贈是我們讓爸爸留在這個世界上、繼續存在的方式。想到爸爸的器官還在世界上完成著他的使命,我們心中感到安慰。」捐贈者廖先生的女兒小媛表示,透過器官捐贈,她感受到爸爸彷彿從未離開。她也分享,爸爸是一位勇敢瀟灑、充滿義氣、熱心助人的退役軍人,今年初卻突然倒下,為了延續他的精神,家人決定幫他捐贈心臟、肝臟和腎臟,為更多家庭帶來希望。
受贈者從絕望泥沼中看見希望
器官捐贈象徵著愛的延續與希望的寄託。去年底受贈腎臟的謝小姐表示,原本的自己正如火如荼的投入事業,準備大顯身手時,卻因為紅斑性狼瘡反覆住院,到了2005年更得長期接受洗腎治療,當時她感到絕望無助,她說:「我無法像一般人正常工作,也無法再去旅行探索世界,只能苟延殘喘地過著日復一日的洗腎生活。那段時間真是陷入無窮無盡的人生低谷,我看不到任何未來的希望!」
直到2023年底,她在亞東醫院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她也表示非常感謝亞東移植團隊,竭盡所能地解決她的各種狀況,最終讓我順利健康出院。現在的謝小姐正在慢慢地恢復著洗腎前的生活,朋友也紛紛邀請她參與合作事業,未來充滿了更多的希望和夢想。
用「聲紋卡」錄下自己的心聲,傳遞給親人
為了促進社會大眾加深對器捐的認識和理解,衛生福利部、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共同推廣「聲紋卡」。器官捐贈聲紋卡自2023年啟動,當民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後,便可利用聲紋卡錄製個人對器官捐贈的動機和想法。若潛在的捐贈者被宣告死亡,親人也能聆聽捐贈者真實心聲其錄音時間最長可達10分鐘,完整記錄捐贈者的心聲。
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表示,為了紀念捐贈者的無私奉獻,本院特別在一樓設立了器官捐贈紀念牆,以表達我們對捐贈者的敬意和重視,並傳遞器官捐贈的價值理念。同時,我們將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定為『懷恩節』,舉辦器官捐贈追思活動。在這個充滿懷念和感恩的時刻,我們誠摯邀請捐贈者的家屬和受贈者們齊聚一堂,共同緬懷並感念捐贈者的無私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