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呂宗岳 台中報導】
26歲的亞亞(化名)自大學畢業後投身業務工作,為了爭取佳績、給客戶留下好印象,每天精心上妝,力求展現最佳狀態。然而長期壓力加上愛吃辛辣食物,近來臉部出現嚴重「玫瑰斑」(俗稱酒糟),不僅肌膚乾燥、腫脹,卸妝後毛孔粗大到令人驚訝,連出門都失去自信。所幸就醫後,透過醫師建議的內服外用雙重治療,她逐漸重拾好膚質與自信。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冠宇指出,亞亞就診時情緒低落,自述一開始只是臉頰、鼻翼泛紅,有輕微灼熱感,誤以為是敏感肌的常見反應,沒特別在意。然而泛紅範圍逐漸擴大,皮膚乾燥且出現腫脹、丘疹,到了後期,即使不上妝,也能明顯看到毛孔粗大。
更雪上加霜的是,有客戶當面提醒她「皮膚發炎很嚴重」,同事也開始關心她的健康,無形中讓壓力倍增,最終她選擇求助皮膚專科醫師。
經診斷後,沈冠宇指出亞亞罹患的是「玫瑰斑」(Rosace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通常出現在臉部中央區域,如臉頰、眉心、額頭、鼻子與下巴。此病涉及免疫、神經血管調控異常及遺傳因素,常見症狀包括潮紅、血管擴張、丘疹、膿皰,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眼部不適,如乾澀、異物感或淚液分泌增加。
沈冠宇提醒,玫瑰斑常被誤認為青春痘、脂漏性皮膚炎或濕疹。雖又名「酒糟」,但與飲酒並無絕對關聯,常見誘發因素包含:辛辣飲食、情緒壓力、日曬、悶熱環境、運動、化妝品刺激或雷射治療後的光熱反應等。部分頑固型玫瑰斑與蠕形蟎蟲增生有關,必要時應檢測蟎蟲密度,評估是否需抗蟎治療。

玫瑰斑依類型不同,治療方式也有別。沈冠宇說明,臨床上分為紅斑血管擴張型、丘疹膿皰型、鼻瘤型(酒糟鼻)與眼部型等。初期治療多採外用藥膏,如metronidazole、杜鵑花酸,或非類固醇藥膏。中重度患者則可口服doxycycline,甚至低劑量A酸或降血壓藥物輔助控制。
針對血管擴張與泛紅現象,光電治療如染料雷射、強力脈衝光(IPL)、光動力治療也能發揮顯著效果。若為鼻瘤型,可考慮外科手術或汽化型雷射,眼部型玫瑰斑則需合併眼科診治。
他也特別提醒,日常護理為治療關鍵。應使用溫和潔面產品,維持適度保濕與高效防曬,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或酸類等刺激成分的保養品與化妝品,首次使用新產品應先進行局部測試,避免過敏或刺激反應。此外,應避免暴露於高溫、烈日、溫差劇烈或情緒波動劇烈的環境,並避免過早接受美白或光電療程,應由專業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後再規劃相關治療。
沈冠宇最後提醒,像亞亞這類需長時間化妝的職業族群,包括空服員、演員、業務人員、網紅等,務必留意肌膚健康。若出現臉部潮紅、紅疹或血管明顯擴張等異狀,應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進一步影響工作與生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