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彩娥 南投報導
位於埔里眉溪南岸的公田溝,目前是屬於房里里的範圍,當地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的舊聚落,該族人剛剛入墾埔里盆地時,曾在當地共同開鑿一條溝渠,用以灌溉大家公有的田地,因此遂有「公田溝」之名。
因此,「共同開渠、一起耕作、共享收成。」便成為公田溝聚落的一種傳統,即使後來因為時代演變,土地已轉為私有,但是大家團結合作的習慣並沒有改變,農忙時大家仍然會相互支援,就連聚落裡婚喪喜慶的宴會,也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
水沙連社區大學在11月中旬舉辦一場魚池鄉陶窯走讀的活動,活動中有魚池陶碗的展示,當時有一位住在埔里公田溝的學員表示,他家中也有不少類似的舊碗盤,於是引起帶隊老師潘樵的高度興趣,事後特地前往一探,沒想到竟然探悉公田溝團結的過往。原來!那些舊碗盤原本是存放在房里里前里長潘上卿的家中,大約十年前,因為住家正在翻修整理,已經許久未曾使用的碗盤有礙空間,因此潘上卿打算跟著破磚碎瓦一起清除,而那位社大學員獲悉之後覺得可惜,於是將那些碗盤搬到自家的農舍存放,因此意外地被保留下來。
那些舊碗盤的數量不少,有飯碗、碗公、盤子、湯匙以及燉盅,而且每件器皿的底部都有「田」字,根據高齡90幾歲的潘上卿表示,那些碗盤是公田溝聚落特地委托魚池鄉大雁村的窯場所製作,因為當時沒有碗盤與桌椅出租的行業,聚落裡如果有婚喪喜慶,除了要邀請廚師前來料理之外,家家戶戶還得拿出家中的碗盤和桌椅來拼湊應急,這種情形讓大家都覺得麻煩,於是便有人發起募款,用公款來購置那些器具,然後讓村民借用,於是成為公田溝特有的一種「公碗盤」。
潘上卿還表示,他22歲結婚時,就是使用那批碗盤來宴請賓客,因此合理推測,那些碗盤應該是日治晚期至台灣光復初期所生產,而當時正好是魚池鄉的陶業最興盛的時候,因此那些被意外保留下來的公碗盤,不但見證了公田溝團結的過往,也連結了魚池鄉的陶業發展,珍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