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彩娥 南投報導】
南投縣魚池鄉農會今年第六次舉辦「十校封茶活動」,這項以茶文化為核心的活動,已成為當地十所學校與學生共同期待的年度傳統。透過將學生的心願與期待封存於茶倉,活動不僅為青春記憶增添深刻意義,也讓時光的沉澱見證成長的力量。
活動當天,來自十所學校的學生代表齊聚魚池農會,攜帶各自精心準備的「許願品」,如手寫的夢想清單、與家人合影或個人紀念物品,與當地種植的高山茶葉共同封存進特製茶倉中。這些茶倉將於三年後學生畢業時重新開啟,屆時學生們將親手取回屬於自己的記憶與願望,體驗時間流逝中的夢想具體化與成長價值。
魚池鄉農會理事長劉啟行表示:「活動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體驗等待與成長的意義。通過三年的沉澱,這不僅是一份對夢想的期待,也是對自己和未來的承諾。同時,封茶活動還承載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幫助新一代認識並喜愛我們的茶文化。」
農會總幹事王威文則強調:「這項活動為學生、學校和社區創造了新的連結。通過茶葉的封存,孩子們參與了一場特別的儀式,感受到團體的力量與支持。我們將全力推動這項融合茶文化與生命教育的活動,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成長體驗。」常務監事陳炳韶進一步分享:「茶葉的醞釀過程如同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的沉澱與細心守護。三年的等待是孩子們對自我的深刻承諾。當他們親手打開茶倉,取回心願時,那份成就感與幸福感無法言喻。」
自活動舉辦以來,「十校封茶活動」已吸引數百名學子參與。他們在封存願望的同時,學習了與時間和解、與目標同行的重要性。茶葉越陳越香,那些封存的心願與回憶,也因歲月洗禮而愈發珍貴。一位參與學生表示:「我們不只將夢想放入茶倉,還存入希望與對未來的期待。」
家長對活動也高度認同,認為這為孩子的成長旅程增添了特別意義。一位家長感慨:「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儀式,更是一份心靈寄託。三年後看到孩子打開茶倉,取回夢想,這種感動無法言喻。這三年間,孩子的努力與成長都融入了這份記憶。」當地學校教師同樣對活動讚譽有加。他們認為「十校封茶活動」不僅幫助學生學會規劃目標,還促進了學校間的互動,為孩子創造更大的學習與成長空間。茶文化的融入也讓學生更加了解並珍惜本地資源。
這項活動充分展現魚池鄉農會將茶文化、教育與情感結合的創新模式。封存的不僅是茶葉,還有孩子們的青春記憶與夢想。三年的等待,是對時光的禮讚,更是對未來的祝福。魚池農會期望這項活動能持續舉辦,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共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與生命教育的深遠意義。